星期六, 五月 11, 2013

3女1男

回上海后,最满意的,是每天多了1个多小时的阅读时间,上班40分钟地铁,下班40分钟地铁,一卷在手,拥挤的地铁车厢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

3位女作家分别是刘瑜,廖一梅和张小娴。

刘瑜近年是比较著名的所谓“公知”作家,这位从人大=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剑桥=清华的女博士,那么多年的洋墨水不是白喝的,韩寒李承鹏和她一比,就显得草根了,韩寒顶多是俏皮,大眼则是有些激愤了。而刘瑜,据她自己说,写时政文章时,是反情绪反主观色彩的,立论力求平稳与公允。自然,再平稳与公允的立论,总还是出于作者自身的立场与观念。

最近看了她的两本书“观念的水位”与“送你一颗子弹”,以及稍早一些的“民主的细节”,有趣的是书名最激进的“送你一颗子弹”,反而多乐评影评,随感,生活的点滴记录,刘瑜在这本书中,不再是一个公知,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有点小心眼打点小机锋对未来有点小憧憬的可爱小女人,她说“她要玫瑰,她要礼物,她要每一个纪念日都有精彩的庆祝,而这些我都不在乎。我的希冀多么卑微,又多么贪婪,因为,我要的,是一个知己”

掩卷太息。

与之对应,廖一梅说“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每个人都是孤独转动着的星球,又或是茫茫大海中零星散落的岛屿,每个岛上的物种都起源不同,与其费力克服孤独,不如努力去适应。你如何能要求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能了解你最幽微的想法,能体贴你最细致的感受呢?总是不能的吧。虽然,廖一梅同时也说“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情”,但爱是爱,并不是了解,对么?廖一梅和刘瑜相比,更女文青,甚至更愤青一些,但她有天生的才情,足以比肩她那著名的话剧导演丈夫。

读《恋爱的犀牛》,仿佛时光倒流,自己和作者一样年华老去,但台词与演员依然年轻,穿越时空带着爱与激情的血雨腥风扑面而来,令人怅然。

3个小女子中,张小娴来自香港,那薄薄的一层水秀,注定了她是清淡的,好比餐后的一盏杨枝甘露,适口,但不喝也没多大遗憾。论学识她不如刘瑜,论才情她不如廖一梅,但她的简单,清浅,注定了她能适应这个快速阅读的时代(一本书,我上下班两趟地铁就已看完),注定了她能成为众多年轻小孩眼中的爱情专家,有点像年轻版港版柏阿姨。

1男就是李敖了。大名鼎鼎的李敖。

翻了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了,不是因为他的自大或自恋,也不是因为他对女性的态度,而是,他实在太左了。

他真应该在大陆度过五六七十年代,别拿他在台湾坐牢的经历说事,他自己也说他坐牢时读书最多。但他如果有幸在那个年代坐一次牢,就会明白到底什么是“臭老九”或“牛鬼蛇神”,读书?除了红宝书,还能读什么?

我一向是比较偏爱男作家的文字,总以为和跳脱不出个人小情小爱的女作家相比,男作家笔下总能多一些气度与开阖,无奈自称“天生反骨”的李敖竟然是毛泽东的拥趸,实在令人感叹什么叫隔岸观花。在李敖笔下,大跃进和文革竟然都能解释为好心着急办坏事。。。。。。和那么多条人命相比,和从此被践踏至糜的文化道统相比,这一解释未免也太轻巧了。

天生反骨的李敖,论文字,不如五四那代人远矣,甚至还不如他所不屑的柏杨,也就于丹的水准,论立论。。。。。。唉,不提也罢。

难道如今女作家奋起直追,比男作家强了?可见,女人,要是发愤图强起来,是不能容人小觑的。

台湾不是还有一个既能烧成一把野火又能对爱子家人温柔絮语的龙应台么?女作家,做到那个份上,才叫能屈能伸刚柔并济。


作者 island (daily) :: Comment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