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一月 26, 2008
我拿什么来劝慰你,远方的女孩?
上午,专注于假模假式的办公室公文中时,突然收到玛吉的短信,‘香格里拉这两天一直下雪,躲在屋里哪儿也不能去。昨天刚过了三十岁的生日。很怕老,突然就老了。要给家里的父母一个交待了。’
香格里拉的雪落下来时一定很安静很白,随着那些草甸和山坡缓缓起伏,满天满地,看不到尽头。不知山顶的经幡是否也落了雪,不知会不会折倒,每天清晨抗着经幡上山的藏胞应该被阻于风雪吧?
想到前一阵看的网络小说里有对契丹“雪灵之季”的描写,说在每年立春后如果天降大雪,就是雪灵下凡之际。契丹少女从小就会给自己准备一只雪灵瓶,雪灵之季时,无数少女拉着心上人来到辽河边跳起雪灵之舞,然后用冻得和雪一样冰凉的双手,接七朵完整的雪花,并在七朵雪花毫无溶化前,放入雪灵瓶,递给自己的心上人。男子如果接过少女的雪灵瓶,就等于发誓自己会一辈子爱她护她,永不相负,而他们的感情亦会得到雪灵的护佑。
如果一切真能如此简单,我就可以告诉玛吉,接七朵雪花,送给她思念的人儿,就能换得长相厮守。
可是,我只能对她说,男女之间,除了“情”,还有“势”,就是时机,环境,各自的背景等等,所谓“情势”不由人,机缘到了,合则聚,机缘一过,不合则分,半点强不过。
男女间,最惨痛的,既非“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生离,亦非“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死别,而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物是人非。初见时的新鲜,心动的急切,相约的旖旎,林林总总,眼角眉梢俱是风情。但,终究都会淡去,仿佛四季轮回的不可阻挡,年华老去的徒惹感伤,无论原因几何,也无关意愿与否,再炽热的也终将归于淡然。夜半梦回,细嚼梦中当年情形,亦会轻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心到此刻,纵非彻悟,也是怆然。
亲爱的玛吉,只能告诉你,坚持和放弃都没有对错,坚持下去,未必有理想的结局,及时放手,也难说就是明哲。结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好好享受过程,快乐地,至少努力让自己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的意义不就如此么?
祝福你,得到自己想要的,爱的人,并且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星期日, 一月 13, 2008
寒流来袭,心随潮动
北京的冬天如果无风,纵冷也是有限,元旦前两天突刮狂风降温,让人忍不住想学郭德钢喊一嗓子“二师兄,快收了神通吧”。特别是当傍晚六点多下班车后在路边等公车时,50米开外加油站的灯光似乎都散发着温暖的诱惑力。但即使喊那么一嗓子,刚出口定给风刮散了,二师兄他是断断听不见的:D
元旦这几天的降温,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一,在家发呆数天,二,上班后发现同事病倒一片,都感冒了。
寒流来袭,当感冒成为一种潮流时,我在矜持了一周多后,终于被无奈地传染了。在同事们纷纷站起来的时候,晦涩地倒了下去,追逐了一把潮流之尾。
今天是躺在家里的第二天,因为怕热,暖气被我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烧得断断续续,是我体温的形象模拟。除了喝水,翻箱倒柜地翻出夏天买的绿豆和莲心,加上苡米和玉米,熬一大锅粥,饿了就喝两口,喝完了再熬一大锅。想甜,就加两块方糖,想咸,就吃两片榨菜,超爽。唯一的遗憾是榨菜经过两天的持续消耗,已告罄。明天开始,只有甜粥了,嘿嘿。
然后就抱着电脑上网,看网络小说。
夏天结束后,发现自己越来越返老还童,看起网络小说来了,都是些什么穿越啦玄幻啦,杂七杂八。看的时候津津有味,看完忘了大半,充分满足了我对这些小说的期望。当然,也有些例外,譬如“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开篇第一卷,写得的确不错,令人耳目一新,眼界为之一开,仿佛张爱玲自述看苏青的“结婚十年”,惊叹“小说原来可以这么写”。看“明朝那些事儿”,不妨也跟风地叹一句“史原来可以这么读”。再譬如“诛仙”,这篇小说两年前从网上红起来的吧,一直不以为然,开篇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通读到底,虽然难免结尾草草的通病,但结构布局也算颇大的手笔了,再叹一句“现在的网络写手啊,还真是挺有才的。”
想到去年红透半边天(象不象形容一位红牌阿姑?)的“武林外传”,编剧也是网络写手出身的宁财神,边看边笑边叹,这才是才子啊,即使缺了点厚重,但妙想天开,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俱是包袱,相声里面的“抖包袱”是也。左抖一个右抖一个,笑料叠出,却毫无生硬之感。老郭应该重金礼聘老宁给他写两段子。
当然,最近网上流传的现成的段子,胡紫薇之黄健翔版,真正令人绝倒。虽然很多网站的相关帖子被和谐了,但大家还是在第一时间了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朗诵了黄健翔风格的解说词。这就是网络,无人可以真正地尽在掌握,即使“上面有人”也不中啊。
此段子影响之大之广,上周开部门会议时,老板说了一句“你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一个team在后面支持。。。。。。”时,有人立刻应了一句“她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人”,笑声顿时滔滔,唯余老板惘惘。
这就是潮流,大风,感冒,网络,八卦,心随潮动,喝水食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