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蛙论坛 » 青蛙摄影论坛 » 游手好闲
用户名
密码
帮助 会员 日历 标记论坛为已读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05-20-2003, 20:40   #1
Peter
自然得真机,造作减趣味。
 
Peter的头像
 
注册日期: Jun 2002
帖子: 296
精华: 1
华夏快递 : 李思进:台北趣事散记

发布者 siyu 在 03-05-15 07:28

                ·李思进·

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四月下旬正当SARS病疟在东南亚闹得人心惶惶,我们决定去台北一游。古兵书上说,“最危险的地方其实是最安全的地方。”我想,这一定有它的道理。再说,天灾人祸每天都在发生,因为恐惧而日子都不过了,也大可不必吧。所以,我们就像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所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准备赴汤蹈火,深入“病”区。临行之前,公司同事热心提供口罩,手套和消毒擦手巾,以备届时之用。

之所以想到台湾一游,确有多项原因。我小时候听父亲说,他一生走南闯北,中国大陆除了西藏因为高原气候不适应从没去过之外,每个省市都去过。只可惜台湾在有生之年去不成了。我想,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我也应该去趟台湾。这是其一。按过去的说法,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从来对那片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下的土地,只有“台湾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聊以香蕉皮为生”的印象。奇怪的是,我也从未想过,那么,剥了皮的香蕉都到哪里去了呢?记得小时候,曾看过一部电影,描述大陆小朋友警惕性高,会抓台湾特务。一名台湾特务游水到大陆爬上岸,迷失方向,正好碰到一个人民公社放羊的小朋友在放一群羊,这名台湾特务拿腔拿调,学着大陆人的声调,问道,“小朋友,你家有这么多的羊啊?”这名小朋友正色地回答道:“你胡说,这羊都是公社的。你是台湾特务。”这故事活生生地描绘出了大陆和台湾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别。虽然多年在美国生活,也认识不少台湾来的朋友,也多少了解这种差异,但总归与亲身在台湾的土地上体验一下这种差别不一样,这也是我想去台湾看看的原因之一。这是其二。当然啦,我也一直向往有朝一日能亲眼看看当年蒋介石从大陆撤逃时裹走的故宫宝物,以及海外台湾朋友引以骄傲的“台大”,看看它是不是也像我从小生长的“北大”那般美丽。这是其三。

罗嗦了半天,打点好行装,终于上路了。在旧金山登上台湾长荣航空班机,只见偌大的波音七四七的机舱里,不足百人,显得空空荡荡。于是,找了后面中间一排空位,舒舒服服的躺了下去。远处靠窗有一位显然是台湾同胞,一上飞机便戴上口罩,远离其他乘客。一路飞行平稳,无任何险象发生。途中只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在乘务员送晚餐时,隔壁那位台湾同胞,因要进食,必须拉下口罩。正当他全神贯注品尝美食时,不巧后座有位乘客,喉咙一痒,咳了一声。只见正在进食的台湾同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丢下叉子,蒙上口罩,然后环顾四周,以其愤怒不满的眼神,似乎在说,哪个有SARS病的瘟神在散布病毒。

二.“刘姥姥进大观园”

“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讲的是乡下人进城,少见多怪,出尽洋相。而我来台北,是李太爷进龙须沟,整个一个城里人去乡下的感觉。别的不说,来台北之前,在美国的朋友,知道我们会住在台北火车站附近,一个劲儿向我们夸耀它旁边的新光百货公司如何如何的好。来了台北,自然要去此地光顾一下喽。没想到,进去一逛,差点没晕倒。所谓著名百货公司,远远还比不上广州火车东站旁边的百盛购物商城,更不要说和北京或上海的大百货公司去比了。人人都说,台北华西街如何如何热闹,去了一看,热闹确实热闹,但我实在不敢恭维,因为此地又脏又乱,走在狭窄的街上,不时还有骑摩托车的从身边呼啸而过,看也不看街上的行人。一天,我们从住的酒店出来,走不多远,看到一幢三层建筑,仔细一看,原来是台湾的监察院。说实在的,它还不如北京和平门烤鸭店的门脸气派呢。房子建筑,商场购物和整个台北的市政土一点儿,顶多够个福州的水平也就罢了。更差的是台北的所谓的“软件”。我们星期五晚上到的台北,第二天星期六要出去逛街,问酒店前台,想换些台湾的钱。酒店前台的小姐说,可以在酒店换,也可以去银行换,银行的兑换率好些,所以建议我去银行换,还告诉我银行怎么走。我按她指示的方向找到银行,但见铁门大锁,无人进出。走近一看,才知银行星期六关门。问旁边办公楼守门人,告知所有银行星期六和星期日都关门。天哪,这就是台湾人国际大都市的概念。不要说美国,就连中国大小城市,银行都是七天开门营业的。没有办法,回酒店换钱又远,正好看到不远处是台北的喜来登大酒店,心中大喜,走进大厅,直奔前台收银处,询问能否将美元换成新台币。小生一脸和气,问道,先生住几号房间。我答道,我并不住此酒店,只因今天银行关门,无法换钱,才求贵酒店帮忙,边说边掏出美国护照,以示本人绝非本地无赖,来此用假币骗财。这小生一听我不是住店客人,脸色马上一变,冷冰冰地说,不能换。我百思不解,都是国际游客,在哪里兑换新台币不都一样吗?相比之下,北京和上海的今天,简直与台北不可同日而语。难怪,有这么多的台湾人奔到大陆去,这就好比中国的乡下人都要往城里挤一样。我真搞不懂,台湾人现在还有什么资格说,他们瞧不起大陆人。连台湾自己的报章都报道,从上海苏杭嫁到台湾的新娘,都大呼生活不适应,只有四川湖南来的新娘会是“乐不思蜀”。

三.“国立故宫博物院”

早就听说,当年蒋介石被毛泽东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逃去台湾。除了带去了像叫花子般的散兵游勇,还把北京故宫里的多数国宝也裹到了台湾。几十年两岸隔绝,大陆人很少能有眼福亲眼观赏这些中国的国宝。来到台北,自然最想看一看的就是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宝了。

我以为,像故宫博物院这样的名胜,还不是像北京的故宫一样,是来访游客都要去的地方,应该是极为方便去的。殊不知,我大错特错了。早上九点开始,先是在台北地图上反反复复寻找,怎么也找不到故宫博物院在何处。居然台北名胜介绍里都没有故宫博物院。最后,大小好几张地图一起找,终于找到了。下一步就是问怎么去了。我想,这么一个名胜之地,还不是人人皆知。先问所下榻的酒店前台,被告知,去台北火车站搭公车去就可以啦。再问,那么搭几路公车呢?回答道,问一问就可以知道啦。好在我们下榻的酒店就在火车站旁边,于是,奔到台北火车站。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该上哪一路公车呢?一连问了四五个本地人,个个摇头都说不知道。看到有公车驶来在车站停下,三步并两步,赶上前去问道,去故宫博物院该乘几路公车?公车司机漠然地回答,去找公车站牌,看哪一路车去。天哪,这怎么找呀。无奈,只好一个站牌一个站牌看过去,看了七八个站牌,却都不是。看到旁边有一家大酒店,赶快进去问到底是哪一路公车去故宫。谢天谢地,酒店的人知道该乘304路公车。304路公车又在哪里呢?回答说,在火车站北面。具体在哪,再过去问吧。我们正好是在火车站南面,所以又绕了一个大圈子,来到火车站北面。看看时间,已快十点钟了。赶紧向路边卖东西的老太太问道,请问304路公车在哪里?老太太像是非常清楚地把手往东一指,就在那边。我大喜过望,胜利就在前边了。我像百米最后冲刺般的奔到第一个公车站牌,一看不是304路,下一个也不是,再下一个还不是,最后一个肯定错不了了,一定就是304路啦。瞪大了眼睛一看,咦,怎么304路变成了313路呢?这才悟过来,原来老太太其实不知304路公车在哪,只是瞎指一下而已。这下,我也不敢再问路了,只好自己乖乖地在街上乱转。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抬头一看,304路站牌就在眼前。这时已是十点十分了。正在高兴之际,突然车站牌上一幅告示映入眼帘。从某月某日起,去故宫的车由每二十分钟一班改为每一小时一班,特此公告。这才意识到,刚刚错过上一班去故宫的车。好事真是多磨啊。没有办法,只好耐心等候。时间一分一分捱过,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台北这样号称国际都市,居然连去故宫这样的名胜的资讯都如此贫乏,其实,从火车站去故宫也可乘捷运再换去故宫的专线车,十分方便。这是我们回程时自己发现的,这是后话。在苦苦候车时,百无聊赖,四处张望。突然看见车站牌对面有一块非常显眼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大爱征信”提供“包抓奸,感情挽回;专抓大陆包二奶”的服务。号称“专办别家办不成之案件,”并列举这是“妇协推荐,律师见证,政府立案,不成退费。”好家伙,就差没说,“登辉指挥,阿扁督战,吕嫂亲办,马哥协从。”再看底下,公司总部电话,全省免费专线电话,一一列上。不知他们是否在大陆也以台胞身份投资开了分公司,若是,肯定生意兴隆。

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304路公车。上车买票,坐到故宫博物院。下了车,看到“天下为公”的牌坊,心潮澎湃。那天,晴天朗日,白云浮空。当沿着故宫汉白玉台阶(管它是真是假呢)一步一步攀上去时,口中不觉吟出杜甫的诗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四.“国立台湾大学”

“台大”曾引多少学子竞折腰。在美国时,每当遇到台湾来的朋友,一提起“台大”,那神情充满多少自豪和骄傲。我当年在加拿大念哲学硕士时,一位从台湾来的学长,念完了她的博士学位,非常想去台大教书,觉得那才是她人生成功的标志。但最终她心愿未了,只好怏怏地去香港中文大学做教授去了。因我从小在北京大学长大,对名牌大学总有一种钟情。这次来台北,去看看台大,便是日程上的一项。

这一天,骄阳似火,酷日难当。我们来到向往已久的台大。台大的正门,说得不好听一点,真是灰头土脸,黑不溜秋,活脱脱地像个碉堡,如没有那面飘扬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我绝对想不到这就是著名的台大正门。不过,走进校园,椰树成行,郁郁葱葱,到确有大学的气氛。看到台大的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仿佛听到当年傅斯年先生在台大校庆时,激励学生的训示。走不多久,正好看到哲学系的牌子,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推门而入,正赶上系里在开座谈会,不便打搅,站在告示牌前浏览。正好告示牌上列有哲学系教师名单,一一看过,唯有陈鼓应教授的大名我还认得,其余的都不得而知了。

五.“中正纪念堂”

过去经常在画面中见到台北的中正纪念堂,白墙蓝屋檐,并无太多的遐想。这次来台北也无特别想去看一看。因为我当初在国内时,由于政治上不够进步,所以也无缘去参拜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我想,若去台湾瞻仰蒋总统纪念堂,第一,恐怕会有嫌变成蒋帮特务,第二,若连毛主席纪念堂都不去,却去毛先生的手下败将的坟墓参拜,岂不太丢份子。所以,对去看中正纪念堂并无太大兴趣。但是,在台北逛完故宫,台大,华西街,还有不少时间打发,于是决定还是冒着变成蒋帮特务的风险去看看中正纪念堂。

从台北火车站跳上往新店方向开的“捷运”(即地铁),两站后便到了中正纪念堂站。走出捷运站,不久写着“大中至正“几个大字的牌坊便映入眼帘。我知道,这便是中正纪念堂了。不知怎么回事,我眼前“大中至正”几个字,忽然跳跃成“大众执政”几个字。想一想,台湾从当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到今天的全民选举,这不正是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道理吗。

“大中至正“牌坊的正对面就是中正纪念堂。我到的时候,中正纪念堂正在维修,四周竖满了木架。据称,中正纪念堂的四面墙代表着“礼,义,廉,耻”,中正纪念堂的八角屋顶则代表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个当年的笑话。当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贪污腐败,民声怨道,但百姓敢怒不敢言。有一天,在北平天安门箭楼上,民众豁然见到一幅对联,上联写的是:“礼,义,廉,”,左联写的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右联写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粗心人看看,并无觉得有什么不对,但细心人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原来这是在骂国民党“无耻忘(王)八。”

六.“违者拖吊”

曾有名谓“米兰”的台湾人出过一本“上海怎么待啊?”的十足的少见多怪的讥笑上海人和事的书,书中嘲讽上海人将台湾人叫的“土豆”,称为“花生”。孰不想,在台北,我也碰到让我哭笑不得的“语言”。在台北街头,到处可见警察竖立的牌子,上面豁然写着“违者拖吊”。看到这几个字,真让我感到惊心动魄。我心里纳闷,为什么不写作“违章拖走”呢?汽车违反规章停泊,拖走就是了,何必要把司机又拖又吊呢?“违者”乃人也。我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情景:一名司机不经意将车错停在此,马上一名彪形大汉的警察冲将过来,二话不说,一把将这名司机从车中拖出,挂在拖车后面拖上几百米,然后再将这名司机用挂钩高高吊起。我简直不敢再想像下去,再想下去,我会仿佛看到挂钩底下放着“水浒传”里的“剥人凳”,只等着开膛剃肉,做人肉包子了。

七.“搞不清楚”

台湾人的国语在大陆讲标准普通话人的耳里,不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也叫你左右难受。好端端的“爸爸”不叫,非要叫“巴巴(加尸字头,念第三声)”,使人联想到如厕的事。试想,有人说“我的巴巴(加尸字头,念第三声)是最可爱的。”你能不起鸡皮疙瘩吗?当然啦,台湾的国语也有它可爱的地方。在台北台大正门外有一间咖啡馆,迎面墙上的菜单,有中英文两排,猛然看上去,一连串“搞不清楚”,“非弄清楚”,“茶不清楚”,“花样很多”,真是越弄越不清楚,整个儿一头雾水。仔细一看英文,才恍然大悟,连连称赞台湾人的国语高明。也许是因为此间咖啡馆地处台大,文化水平比其它地方都高吧。原来,“搞不清楚”乃是Ice Cappuccino;“非弄清楚”是Freddoccino;“茶不清楚”是Chappuccino;“花样很多”则是Macchiato.你说有趣不有趣?

□ 寄自美国
Peter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回复主题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vB 代码开启
[IMG]代码开启
HTML代码关闭
论坛跳转



所有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现在的时间是 10:15.


NewvBB Core 1.1 Final - vBulletin v3.0.3
中文化与插件制作 NewVBB.com™ 2024。
友情连接        
摩托车.上海.中国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010502
沪ICP备05000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