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蛙论坛 » 青蛙摄影论坛 » 游手好闲
用户名
密码
帮助 会员 日历 标记论坛为已读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12-02-2002, 20:03   #1
不配90X
注册用户
 
不配90X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r 2001
来自: 金沙
帖子: 2,263
精华: 0
Exclamation 展览终于开始了

__________________
巴蜀缘,一生结
www.luguhu.org

此帖于 12-02-2002 20:18 被 不配90X 编辑.
不配90X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12-03-2002, 22:52   #2
不配90X
注册用户
 
不配90X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r 2001
来自: 金沙
帖子: 2,263
精华: 0
昔日深宫锁千年 而今申城展一月
72件国宝沪上悄然露面

http://www.jfdaily.com 2002-11-28 10:53:33
上海人盼望已久的国宝来了!《清明上河图》、《步辇图》、《五牛图》、《簪花仕女图》……这些过去只在教科书上看到过的国宝书画真迹,上海人将有福亲眼目睹。12月1日至2003 年1月6日,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三馆强强联手,在上博举办《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展出中国美术史上最为辉煌时期的72件顶尖作品。
  从国宝来沪到布展,今天,上博终于首开“金口”,将“书画国宝展”的有关情况正式向记者透底。
  特级保卫为了国宝安全
  本周一上午,上博办公室前贴了一张通知,大意是:为了《书画国宝展》的顺利举行,即日起上博员工每天上午的做操活动暂停。尽管无法从采访中得到明确地回答,但从上博方面谨慎的口吻中记者感觉到,应该就是从这一天起,国宝书画正式进入上博展厅。
  事实上,从这一天起,上博员工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除了做操暂停,几部员工直达电梯也“停工”了,部分楼梯被封,工作人员从办公室到展厅必须从上博馆外绕道而行,且进出上博要安检。而在展厅装修现场,记者还看到了两名保安,在以往,保安是根本无须进驻装修现场的。上博一位工作人员笑说,现在,大家恨不能每天踮起脚尖走路。
  不仅上博的员工,就连来到上博的记者和观众,进入上博也要通过安检。
  国宝安居布展古色古香
  国宝在上博展览的一个多月,堪称一项“安居工程”。为此,尽管布展只用了3天时间,但上博却动了足足一年时间的脑筋。
  据上博陈列设计部主任李蓉蓉介绍,这项“安居工程”从去年底便着手设计。最初准备将这些国宝书画全部安排在底楼的一个特别展厅中,但这样的话,一是怕届时观众太拥挤,二是怕对国宝有损,因此上博特意推掉一个画展,将二楼的特别展厅也腾出放置国宝。
  记者在展厅现场看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古代北方庭院式的画廊。宫廷屋檐,圆月拱门,镂窗翠竹,就连地面也铺设了仿古青砖,仿佛“把故宫整个地搬了来”。所有书画都通过两块有机玻璃贴合,存放画品时,都垫上了绒布,以防拉毛画背,在摆放时连画边都不能让手碰到。
  昨天,布展全部完毕。而在国宝“进驻”前,手卷架被再三加固过;整个展厅的温湿度被再三测试过;灯光被再三调控过……一切的一切,都只为确保国宝无恙。
  国宝画册六千元一本
  国宝无价,著录了所有展出国宝书画的画册,同样价格不菲。
  负责此次画册印制的上博书画研究部副主任王运天告诉记者,这本“大部头”画册可不简单,厚厚一本,重达10公斤,售价每本6000 元。而且总共才印了2500 册,去除给故宫博物院的500本、辽宁省博物馆的500本外,所剩无几。
  如此贵重的画册,印制自然得小心翼翼。在印刷之前,王运天和印刷厂的有关人员就数次北上,一遍又一遍地将打样稿与原作进行对比,从整幅画的气势到颜色、背景等等细节,一点也不放过。从10月23日开始印刷,整整忙了半个多月才算完成,然后又紧锣密鼓地进行装订。装订也是“高标准,严要求”,就连切割用的刀,都是切割了四、五本画册就废弃了,仅仅“为了避免画册出现毛边”。
  而这些天中,王运天几乎连家都不回,一直呆在位于浦东的印刷厂里。“画册也要体现国宝水准。”王运天说。
  记者直击 国宝悄然入库
  如若不是碰巧在上博,记者绝对不会有机会见到国宝入库。如此众多的国宝在上海“大集合”,谁都没经历过。上海博物馆有关人士连声说,50年来,这是上博头一回。
  今年7月中旬,上博举办了《睡莲》、《麦田》画展,当时曾邀请本报等几家新闻媒体从机场到博物馆全程采访。而这一回国宝书画来了,别说全程采访,就连这些书画究竟什么时候、采用什么运输保卫措施抵达上海,一概不知。甚至书画已经顺利入库,面对记者的一再追问,有关人员仍然“无可奉告”。
  20日上午9∶50 ,记者来到上博门口,刚在门卫处登了记准备进门,就见一名中年男子在招呼:“所有人不许再进来了。”随即便听到“咔”、“咔”的关门声。联系的那位上博工作人员也打来电话告知:“你就在门口别动了,我们这边的门也已经关住,出不来了。”记者稍微靠前了一点,马上被要求退回门卫室内。
  不一会儿,随着警车开到,一大群人簇拥着跑了进来。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步履匆匆。记者定睛一看,其中有两三名男子提了一个长约一米、宽仅50厘米左右的木头箱子。如果没有猜错,应该就是这个外表看上去十分普通的木箱子,里面装有价值连城的国宝书画!
  10∶20,一切恢复正常。正在上博展厅参观的观众,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短短半个小时里,国宝已经悄然入库。
  新闻背景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总共72件国宝真迹,故宫22件,辽博18件,上博32件。如此众多的书画国宝“倾巢而出”,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为了庆祝今年上海博物馆建馆50周年,上博大胆提出了三馆联展的想法,国家文物局考虑再三,在批文上写道:“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俗话说“纸寿千年绢八百”,像《清明上河图》即为近千年前的绢本,每次打开画卷,难免或轻或重地断裂绢丝。为尽可能地延长国宝寿命,惟有减少开卷次数。《清明上河图》从东北进京后,再未离开“深宫”半步,整个90年代只露过两次面。其它来沪的国宝中,近10多年里“抛头露面”最多的也不过4次。此次全体“出动”之后,将来再次集体“出宫”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友情提醒】
  尽量预订,收费照旧
  国宝尚未来沪之时,来电咨询者已经数不胜数。上博为防患于未然,将严格限制观展人数,超员立即停止售票。为了合理错开时间,让更多观众欣赏到国宝,上博建议观众特别是团体观众尽量提前预订观展。上博同时承诺,“国宝展”期间不额外收费,门票仍为20元(学生票5元)。
  国宝书画十大看点 品名 作者 藏馆
1、行草书伯远帖卷晋王
  故宫博物院评点:被清朝乾隆皇帝供奉在“三希堂”中的“一希”,是王存世书法孤本,在东晋名人法书中,此帖是最为可信的真迹。
2、鸭头丸帖
  晋王献之
  上海博物馆评点:一向被推崇为“书坛风流”,在笔道流泽、婉转妩媚上,有胜过王羲之之处。
3、簪花仕女图卷
  唐周
  辽宁省博物馆评点:无数次出现在各种出版物上,这次终于有幸看到真迹。4、五牛图卷
  唐韩
  故宫博物院评点:专家认为有可能是在1860 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或1900 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时流出宫廷,后被名画家张大千购得。大师的眼光,没错的。
5、行书张好好诗卷唐杜牧
  故宫博物院评点:晚唐诗人杜牧留下的诗非常多,但墨迹仅此一件,因此是件孤品,真迹的形式是一首五言古诗。
6、游春图卷
  隋展子文
  故宫博物院评点: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画、中国山水画代表作。
7、曹娥诔辞卷
  晋无名氏
  辽宁省博物馆评点: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作品。
8、水村图卷
  元赵子昂
  故宫博物院评点:赵子昂49岁时所作,这件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性作用,一改以往南宋院体公式化路子,画风从工笔设色向水墨写意转变,使元代画风为之一变。
9、仲尼梦奠帖卷
  唐欧阳询
  辽宁省博物馆评点:欧阳询的书法,历来是书家的典范,但其真迹堪称廖若晨星。
10、清明上河图卷北宋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评点:还需要理由吗?快去看吧!
__________________
巴蜀缘,一生结
www.luguhu.org
不配90X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12-03-2002, 22:55   #3
不配90X
注册用户
 
不配90X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r 2001
来自: 金沙
帖子: 2,263
精华: 0
ZT自解放日报

争睹“国宝”


  
  昨天是“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向市民开放的第一天,参观的人群早早就排起了长队……
  很久没有这种盛况了。昨天是“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向市民开放的第一天,参观的人群早早就排起了长队。九点开馆时,队伍已绕上海博物馆半圈,粗略算一下,有1500 人左右。人还在不断地增加,队伍还在延续着。
  排在第一的是位中学教师,他带着小板凳和干点心,天蒙蒙亮就来了。家住莘庄的市四中学王老师一家三口也来了,他们对记者说;“盛世盛举。千年遗珍集中在一起展览,机会难得,想先睹为快。”来自宝钢的郑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北京人,自幼就知清乾隆在“三希堂”珍藏了许多宝贝,但从未见过,这下可以一饱眼福了。昨天是周日,参观者中,青年、学生占一半多。两位来自北京中央美院的女学生说,虽然是学油画的,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非常感兴趣,这次特意赶来,就是为了一睹传统文化精华。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顾祥虞说,观众的素质非常好,尽管人多,但秩序井然。博物馆也理解市民的“迫切”心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每天8点45分就开始放客,让他们先进去安检和买票,保证第一批观众在9点就能进展馆。此外,博物馆还根据观众的流量,在展馆安全和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放些观众,满足大家的愿望。
  “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设在上博一楼和二楼两个展厅,约300 米长的展线。书画大多是长卷形式,除了画芯之外,历代名家题跋也十分珍贵,过去无论陈列还是出版,从未像这次尽可能完整地展示过。如南宋梁楷《八高僧图卷》,过去只展出过其中4位高僧像。《清明上河图》观众也可以比过去任何一次都完整地领略全图以及引首和大部分尾跋。而被乾隆珍藏于三希堂的《行草书伯远帖卷》,后面还有清代宫廷画家董邦达奉乾隆旨意配绘的精彩山水画,连许多专家也未曾见过。
  如何观赏“国宝”?
  面对这么多珍品,如何看?上博书画部主任单国霖说,展出的72件珍品,虽是按照年代顺序和书画作品的大小进行布展的,但对观众来说,如何欣赏还是颇有讲究的。一是按照作品名气的大小参观。那些名气大的作品,如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卷》、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卷》、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卷》、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是参观的热点。二是分系统欣赏,可以按照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发展顺序、演变历程、发展线索作为参观的导引。当然,观众还可以利用、借助馆内的电脑触摸屏或大屏幕的介绍,先了解作者和绘画的背景及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后再去观看。
  专家点评稀世孤品
  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72件“国宝”中有不少是稀世孤品,非常值得一看。为了便于观赏,特请上海博物馆专家对其中一部分作品进行点评。
  五代卫贤《高士图轴》:公认可信的南唐真迹。此图画的是举案齐眉的故事,构图严谨,画面精整。画的山石不突出用笔形状,时用干笔皴擦。画法师吴道子而又有所创新。
  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存世最早的卷轴山水画。用青绿重色描绘了贵族春游的情景,因宋徽宗赵佶的题签而定为展子虔作。南北朝到唐初,是山水画形成的重要阶段:布局上的变化体现在人物故事画背景的山水,由平铺改变为错落起伏,构图上使用了转折、前后及大小的变化。
  对画中的树林、山石、流水也作了不同的造型方式和画法。这些创新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唐高闲《草书千字文卷》:传世的孤本真迹。高闲为晚唐书僧,他学习张旭、怀素,发挥草书的跳跃跌宕和墨色的枯润变化,气势豪爽,体现了唐代草书艺术的辉煌成就。此卷在著入北宋米芾《宝章待访录》时尚未残缺,至元鲜于枢著入《困学斋杂录》时已残存后半卷,由鲜于枢补书前阕部分。
  晋王《行草书伯远帖卷》:“三希堂”中的唯一真品。据专家鉴定,清乾隆珍藏于“三希堂”中,《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一为唐钩本,一为宋仿本,惟此帖为真迹。书体俊逸舒朗,董其昌称“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唐杜牧《行书张好好诗》:诗文与法书并重的晚唐钜迹。书于835 年,所用唐代白麻纸及行笔所出墨花均可作鉴定依据。杜牧为唐代著名诗人,其书法雄健姿媚,有六朝风韵,与其诗文相得益彰。内容是杜牧为当时一位著名歌妓所写的诗,诗中悲叹歌妓张好好的不幸命运。
  唐孙位《高逸图卷》:唐代人物画的赫赫名迹,描绘四个人物及侍童,是古代重要绘画题材《竹林七贤图》的残本。卷首有宋徽宗的榜题,入藏宋宣和内府。至清末散佚民间。写实精细,在刻划人物身份、容貌和神态、性格方面都达到了形神兼备。
  南宋徐禹功《雪中梅竹图卷》:文人水墨写意画的开端。徐善画梅竹。图中雪梅一株横出,修竹三竿,雪压枝头,在梅竹画面上留出一道绢底本色,极见功力。中国画以竹为题材,最早见于唐人的题咏。以梅为题材,则晚至五代、北宋年间,首创于仲仁(华光和尚),杨补之师承华光,形成流派。徐学于杨补之,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
巴蜀缘,一生结
www.luguhu.org
不配90X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回复主题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vB 代码开启
[IMG]代码开启
HTML代码关闭
论坛跳转



所有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现在的时间是 07:59.


NewvBB Core 1.1 Final - vBulletin v3.0.3
中文化与插件制作 NewVBB.com™ 2024。
友情连接        
摩托车.上海.中国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010502
沪ICP备05000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