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景深---物理观点

很多初学者都不懂啥为"景深",也不懂为何有"景深"的现像,小弟在此以一个学物理者的观点,来探讨一下这种现像. 相机,本身就是许多透镜所组成,利用光线穿过透镜,以及可调整大小的光圈来调整入光量,而在底片上成相,底片或照片上的像,我们以微观来看,可以说是由无数个小光点组成,但这并不能解释什麽. 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外在的光源可视为无数个点光源,我们知道点光源的光线是向四周发散的,而距离光源某处的镜片有一个宽度,因此从光源到镜片之中的光线形成一个圆锥,经过折射後聚焦成另一个较小的圆锥,若有一底片刚好放置在圆锥的顶点,则此光源会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光点,这就是经过对焦後的清淅景像。 若底片不是在圆锥的顶点上,则会形成圆形的影像,则底片上的成像就是我们看到较模糊的部份,也就是景深。若光圈较小时,圆锥的底面积会变小,则上述圆形的半径会较小,底片上的影像会比较接近对焦准确的情形,因此有人说光圈较小时,照片会较清淅。由上述说明便可了解景深与光圈的关系,至於详细一点请看下图: /\ 会形成模糊影像的光点 / \ / \ / /\ \ 会形成清析影像的光点 / / \ \ // \\ -------------- 透镜 \\ // \\ // \ \/ / ------ 底片 \/

作者:深圳--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