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焦镜与少女造像

近年参加户外人像摄影活动,发现两种现象,是前所未知的,也算是孤陋寡闻吧!

第一种现象,就是香港的年青女孩子多数喜欢照相,喜欢另人为她们拍下青春倩影,以留纪念。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讲,星期假日在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情形下,总是参加各团体的效游人像摄影活动。有时候也相约三五摄影好友,结伴为二三青春少女做甫士摄影。更有时,某些曾经因拍照而相识的女孩主动打电话来,要求为她和她的朋友拍甫士照。

有时则国为自己想测试某种镜影的质素,也相邀她们充当模特儿。这是两全其美,她们也乐意受邀。

诸如此类,所以我总觉得香港的年青少女,有许我还是读书求学的中学生,都非常喜欢别人为她们拍照。

还有个例子,就是九龙公园,每天都有为数甚多的“摄影师”,背着摄影包,等着少女聘请他们拍摄甫士像,美其名曰“艺术照”。这些摄影师拍照是收费的,少女也乐意付出代价,希望拍出美丽的倩影。

像九龙公园这种情形,我是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但我认为这是可喜的现象。人,尤其是女人,都希望留下美丽的回忆,摄影就是最具体的方法。每个人都曾有过青春,但青春是很容易逝去的。所以我也劝年轻女孩子应多拍些照片,半自己的青春影像记录焉得虎子,以留纪念和回忆。

俗云“女大十八变”,这话一点不假。年青少女好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时时刻刻在变化中,可能她自己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就走完这短暂的青春路程了。

本人曾为同一模特儿在数年间拍照若干次后,就有这样的感觉。

第二种现象,就是看见许多影友为少女拍摄人像,多数用柔焦镜(soft filter),而且喜欢用深度的柔焦镜。询其原因,据说是模特儿喜欢这种“朦胧”效果。相反地如果将“真面目”拍出来就不受欢迎了。例如像脸上有雀斑、青春痘或者皱纹之类拍出就不受欢迎的。

有位人像老行尊告诉我,为女人造像,拍得好与不好都不重要,要紧的是必须拍得“美”,这是最要紧的。

据说在九龙公园为少女拍照的“专家”,都是用高级相机和长镜头,而且必用柔焦镜,这样才能拍出有“气氛”的相来。

这说法,最近对我也产生了影响,也开始用起柔焦镜来,但不知道用柔焦镜拍人像,要用得恰当和拍出的照片满意,并不是简单的事。所以就收集了各种柔焦镜片约有十种,有古老的、有旧式的、有新式的、有德国制的、有日本制的、也有自己手制的,都用来测试过。

而且因镜头的种类、口径、光圈的不同,可能也由于光源有别如光线强弱,以及摄影者与被摄者和背景之间的距离不同,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这时我才发觉用柔焦镜拍照并不简单,而且是一门学问。因为是学问,那就要“学”,并且要勤学,才可能掌握其中道理。

提起柔焦镜,其实它的历史也相当久远。早期一般摄影镜头,结像没有现在的镜头锐利,开大光圈都有柔焦效果,所以拍摄风景,一定要收缩光圈,有的镜头收细光圈到最小时会有焦点偏移现象。这是旧时一般镜头的“性格”。

记得我曾在摄影画报介绍过一支小型相机用的标准镜头50mmf1.5,就有这种现象。它的光圈开尽和接近开尽时结像柔和,光圈收缩到最细左右时就结像细致,但仍没有现在的镜头结像那样锐利。

最早的soft focus attachment lens是用纱网罩在镜头前的,我现在手上还保留着一块早期禄莱用的纱镜。听说现在拍电视剧还有人用这种纱镜制造柔焦效果,也有人用法国制女人着的某种丝袜来充当。

记得早期用来营造柔焦镜是在玻璃片里布满细微的元素,用来扰乱透过的光线而出现柔焦,听说售价不靡。

可能老一辈摄影家和现时的职业摄影家曾知道德国罗敦司得厂制造的一支柔焦镜头,名叫Imagon的。它在光圈叶片钻出许多小圆孔来营造出最柔和美丽但不失真的效果。这支镜头专为拍摄人像用,过运河的影楼都用它。

现在市面出售小型机用的人像镜头,结像均较普通镜头为柔和,但都达不到香港影友要求的高度柔焦,所以还是要用适当的柔焦镜。

附印的两张人像,一张是用旧式纱镜拍摄的,一张是用自制柔焦拍摄的,以供参考。我下一步计划是想模仿Imagon镜头用光圈叶制造柔焦效果,请影友们拭目以待。

《摄影画报》350P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