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8专业器材 PROFESSIONAL EQUIPMENT
EOS的变迁史
编译/卢燕宁#
(编者按:日本佳能公司于2000年2月向全世界公开发布了EOS 1V单反相机,于是全球各地的摄影媒体均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并作了详尽、仔细的介绍。《中国摄影》杂志就不再赘述该相机的具体性能特点了,这里我们编辑了一篇由日文编译而来的文章,借以回顾一下佳能公司著名的EOS系列单反相机13年的变迁史,下期杂志将列出佳能历代被授予"1"称号的照相机。)
EOS是Electro-Optical System的简称,用希腊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命名。佳能EOS系列在自动单镜头反光相机中是品种最多的。从1987年的EOS 650到2000年的EOS 1V共推出了30个以上的型号,其中包括局部改进型和APS相机。值此EOS 1V闪亮登场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EOS所走过的历程。
积极使用电子技术
佳能在自动调焦时代来临之前就开始积极引入电子技术,这可以追溯到AE-1(1976年),从那时起已经开始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对相机进行电子控制。到A-1(1978年)时,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操作部分开始使用电子旋钮,为以后的AF自动调焦相机奠定了基础。T系列,特别是T90(1986年)使用了曝光模式选择按钮和电子旋钮,在整体结构上可以说开辟了EOS的道路。T80(1985年)是佳能首款AF自动调焦相机,自动调焦为对比度检测方式,可供更换的镜头也很少,此款相机对市场进行试探性的意味似乎更强一些。
采用独立开发的自动调焦传感器
1985年,美能达公司开发出α-7000,揭开了自动调焦相机时代的序幕。佳能虽然尚处劣势,但也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AF单反相机,这就是EOS 650(1987年)。它安装了佳能独立开发的自动调焦传感器BASIS,另外在自动调焦驱动马达中,首次使用了超声波马达,镜头一侧全面采用AF驱动,通过这些改进以期与其他厂家并驾齐驱。EOS 650还有一个特点是可以通过自动调焦进而使用控制景深的“景深优先自动曝光”方式。
EOS 650仅仅推出2个月后,EOS 620上市了。它具有最高1/4000秒的快门时间,被定位在优于EOS 650的高档机型,同时,省略了面向初学者的景深优先自动曝光功能。
第二年,EOS系列转为开发普及机型。一款是EOS 750QD,内置闪光灯和自动日期显示,另一款为省略了EOS 750QD中内置闪光灯和自动日期显示功能的EOS 850。
跨向EOS系列的第2个新时代
1989年,佳能推出了EOS 630QD。该机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了人工智能伺服预测自动调焦功能。利用这个功能可以对快速运动的物体调焦,另外它还采用了6区评估测光、自动包围曝光等新的功能。EOS 630QD的这些技术被后来的专业AF单反相机继承下来,可采用的功能在普及机型里也以图标选择方式进行了设置。
专业机型EOS 1 在自动调焦系统中使用了十字型BASIS(基础存贮影像)传感器,使以前自动调焦比较棘手的水平方向物体调焦变得容易了。此外,装配上强力电动卷片器时的人工智能伺服预测自动调焦功能博得了专业人士的大加赞赏,防尘防水构造也是它的一个特点。EOS 1以后,马上就推出了采用分光式固定反光镜的EOS RT,由于采用的是固定式反光镜,取景器中不存在影像消失和反光镜震动,能够达到0.008秒的快门释放延时。
新产品不断登场的EOS时代
1990年后的两年间,EOS系列新产品频繁亮相,这似乎可以说是AF单镜头反光相机对各种功能进行探索的一个时期。EOS 10QD使用条形码,意在使相机功能更自动化,操作更简便化。不过,条形码的设置在EOS 10QD以后就不再被采用了。EOS 10QD还有一个3点调焦的独特功能,这一点对其他厂家产品今后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年,体积小巧轻盈、价格低廉的EOS 1000QD上市,其后是EOS 700,不过马上又被EOS 100QD所取代。
EOS 100QD是首款过片、倒片采取静音化处理的自动调焦单反相机,同时设置了改进后的条形码输入功能。这以后,静音化成为EOS家族共同的话题,EOS 1000SQD也是在1992年上市的,这个型号中还有可进行宽幅拍摄的EOS 1000SQD(PANORAMA)。1992年推出的EOS 5,让我们领略了多项技术革新,它首次使用了"眼控调焦功能", 可以用眼睛在5个调焦点中进行任意选择。此外,过片的静音技术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多点调焦成为共同的主题
EOS 500QD(在日本市场称Kiss,1993年)采用了3点调焦,宣告了在普及机型中也采用多点调焦时代的来临。静音亦是它的一个特点,它的很多功能与高档机相当。这是一款力求贴近女性使用的机型。
EOS 1N作为专业单反相机于1994年推出,它并没有眼控调焦功能,而是更着眼于作为专业机型稳定可靠的性能。根据不同的电源还有EOS 1N DP和 EOS 1N HS型号。1995年,又推出了特别规格的EOS 1N RS,它与EOS RT的相同之处在于采用固定反光镜,可实现每秒10张的超高速连拍。
EOS 50E(1996年)是眼控调焦单反相机的第2个产品,调焦点虽然只有3个,但竖直取景时眼对焦功能也可以发挥作用,配上专用闪光灯可进行E-TTL(通过镜头评价)自动闪光,FP闪光最高可达到1/4000秒闪光同步。EOS 50E是EOS系列中首次把铝制材料用于机身的机型。
眼控调焦功能还被使用在APS单反相机EOS IX上,新款 EOS 500N的3点对焦选择可自动,亦可手动,增加了随意性,同时也可进行E-TTL自动闪光。
新生代EOS大幅度增加调焦点
1998年,佳能推出了准专业相机EOS 3,使用区域自动调焦传感器CMOS代替BASIS,调焦点增至45个,同时装配了改进后的眼控调焦功能。同年,普及型APS相机EOS IX50上市。
1999年,EOS Kiss Ⅲ出现了。尽管这是一款普及入门机型,却具有7点调焦、35区评估测光功能。同年,还推出了比EOS 500更高性能价格比的EOS300。
在2000年,专业机型EOS 1V登场了。它具备45点调焦,连拍速度可达到每秒10幅。机身采用了镁合金材料,进一步提高了防尘、防水能力。此相机没有设置眼控调焦功能,坚持了佳能专业相机的一贯主张——性能稳定、可靠。佳能去掉眼控调焦功能似乎也是在证明自己对自动选择调焦点性能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