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蛙论坛 » 青蛙摄影论坛 » 器材讨论区
用户名
密码
帮助 会员 日历 标记论坛为已读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02-10-2004, 15:10   #1
RK
独行
 
RK的头像
 
注册日期: Dec 2000
来自: 飞来飞去,自由自在
帖子: 1,344
精华: 0
佳能EOS 300D 和 10D 使用记 (一):300D 外观

作为使用惯了Minolta 专业器材的用户,说到数码单反,可谓是心头之痛。直到今天,作为三大日产单反相机厂家之一的美能达,居然还没有来自官方的任何消息,而尼康,佳能早在2001年就已经涉足数码单反,尤其是佳能,可以说是DSLR市场的领头羊。

其实,算算我使用数码相机的历史已经很久。早在1998年底,在短暂告别银盐单反相机之后,我就尝尝鲜,购买了当时算是第一代,像素仅为一百万的数码相机,以后,每半年更新一代,直到2000年底重新回归SLR后,就对Point & Shoot的数码相机失去了兴趣。

也许我对数码一直都存在着一种“偏见”。一直以来,我对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片子都是不屑一顾的。其实不用说数码了,就连负片拍的片子,大多时候我也看不上眼。毕竟,用惯了专业反转之后,配合专业的底扫,出来的效果的确不是一般数码和负片可以比的。而且我的眼睛对数码片子比较敏感,数码片子对我来说,普遍存在一种非常“单薄”的感觉。这种单薄的感觉很难用文字解释,反正我眼睛看了不是很舒服。因此,长期以来我一直对数码持否定的态度。

也许正是这种偏见,给予我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美能达推出M家自己的数码单反。 可惜,因为职业的缘故,去年底我必须得购入一台新的数码相机。当时我的选择主要是美能达刚刚推出的A1和索尼颇受好评的F717。 到了B&H之后,给我推荐的相机是佳能刚刚推出的廉价数码单反,EOS 300D。 论价格,两者价格相似,只是我得重新购买佳能的外置闪光灯。对于用惯了单反相机的我来说,A1和F717的电子取景器简直就是受罪,因此经过半个小时的思想斗争,我决定还是先上佳能的300D。至此,我正式加入佳能一族。

购入佳能相机对于很多朋友来说,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在拿到相机后的两个小时内,我就不停地对自己说,这可能吗?当然了,既然已经买下来了,也就得调整心态,好好研究研究这个相机了。

我购买的是带佳能专门配合EOS 300D 推出的EF-S 18-55镜头的套机,加上佳能420EX闪光灯和竖拍手柄。这套配置完全是根据自己平常使用相机的习惯,配以节俭的方针来购买的。毕竟我的打算还是尽可能地在佳能方面少花钱,等以后美能达出数码单反以后再说。

初步手感:机身

回到家后,把手柄,镜头全部装好,端在手里,这就是我的第一部数码单反相机。我的确对机子的银色不感兴趣,用惯了黑色的专业机身,银色显得非常业余。不过除了颜色之外,这台机子的手感还是不错的。有了手柄的两块电池的垫底,感觉机身的重量还是不错的。抓在手里,觉得整个机身做得很厚实,很容易拿在手里,也觉得比较舒服。 与我那台专业Minolta 9相比,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手感,M9的金属机身握在手里反而觉得有些薄。当然了,美能达的竖拍手柄的设计使其手感远远好过佳能的机子。



从外观来看,300D不算是一部漂亮的机子。更不用是什么可以拿出去满足虚荣心的机子了。它的很多设计,例如闪光灯,手柄橡胶的布局显得很突咎。

取景器:

在B&H里试机时,拿着相机随便拍了几张片子。与我那台用惯了的M9相比,300D取景框显得狭小多了!一开始使用的时候还真的难以适应。那种拥挤的感觉开始觉得很难受。但是300D的取景框却比M9明亮许多,取景框里的物体显得更加清晰。 以我个人的喜好来说,我更喜欢M9那宽大的取景框;不过我给一个朋友感受一下,这个朋友更喜欢300D的取景框。看来这完全是个人喜好了。

300D的显示屏给人感觉远远没有专业机的那么大气。七点对焦框中间有一点,交对准了,那一点会闪红,通过那一小红点的光来填满对焦框,给人的感觉怪怪的,的确有那种廉价的感受。

信息显示屏:

与大部分单反相机不同,佳能的300D的长方形信息显示屏不是放在机身右侧靠近快门的位置,而是后置于主显示屏的上方。这个布局的确很方便,但是对于习惯了传统单反相机的布局,我至今还是偏向于把这个显示屏放至于传统位置比较好。信息显示屏的背景光是橙色的,看起来很舒服,不过总觉得绿色的背景光更加专业一些。


显示屏的信息比较简单,左上方显示的是快门速度/ISO,接着是光圈参数,括弧里面的现实的是根据闪存容量计算出的可拍片子的数目。由于它只能显示最多至999,所以如果你插上一个1GB以上的闪存,那么这个数字就一直停留在999,显得非常多余。总体来说,信息非常简单。

我对这个信息屏最不满意的就是它不显示测光及曝光模式。 在没有按下ISO键的情况,显示屏不能主动显示ISO 数据。以上两点的不足有时给拍摄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主显示屏及数码按键分布



300D的1.8英寸主显示屏在信息显示屏的正下方。这个显示屏的表面非常光滑,我估计使用特殊塑料做成,就像现在的手机彩屏一样,比较耐划。同其他数码单反相机一样,这个显示屏不能实时显示被摄物体,也就是说不能当作取景器使用。我想这对绝大多数使用单反相机的色友来说这不是什么问题。买数码单反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光学取景器直接取景。

300D的彩屏色彩非常好。它显示照片非常柔和逼真,不像我见到的部分数码单反的彩屏,显示出来的照片偏色,且画质偏硬。在很多场合下,高素质的彩屏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彩屏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浏览所拍摄的东西,逼真的画质是不可缺少的。

300D的左边部分的数码操作按键同其他数码单反相机的分布非常类似。它提供了菜单选择,信息显示,快速浏览,播放及删除键。 右边的十字形分布的操作按键同大多数的佳能单反机所采取的转轮不一样。 我个人比较喜欢轮式设计,但是把照片放大后,上下左右浏览全片的话,还是十字形分布按键更加方便。

整个按键的设计总的来说是比较粗糙的。用惯了美能达的7和9的色友,肯定会觉得佳能的设计很不舒服。平心而论,CNM三家在相机操作方面的设计还是M家设计得最人性化。

内置闪光灯:

绝大多数的Minolta 单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都是不是自动弹出的,而是用手拉出。而300D的内置闪光灯是机械式自动弹出。这种自动或是通过按键机械式弹出的设计是比较花销的,不过实用性不大。 300D的内置闪光灯也再次体现出其廉价的一面,闪光按键一按,猛地仆嚓一下,闪光灯飞快地弹出,那速度感觉是要弹飞了一样。考虑到大口径镜头的使用,300D内置闪灯弹出来的位置很高,虽然难看了一点,但是的确可以避免使用大口径镜头后出现的阴影问题。

300D并没有自动对焦辅助灯。在光线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闪光灯会自动弹出并释放出闪光以提供对焦光源。 这种设计在美能达500si就有了,而且初使用起来,会觉得很花销,不过从实用角度来看,这种设计很讨厌。因为很多情况下照人的时候,我必须告诉对方第一次闪光以后不要动。 而且闪灯补光对焦的速度远比专门的对焦辅助灯来得慢。不过对我来说,我几乎100%的使用外接闪光灯,所以这个还不是我的问题。


好了,今天就暂时到此。下次详细谈谈实际拍摄时的感受。
RK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02-10-2004, 19:38   #2
AE_LOCK
注册用户
 
注册日期: Dec 2000
来自: shanghai
帖子: 1,841
精华: 0
hehe, great job ! long time no see.
waiting waiting waiting ...

RK, if minolta release new DSLR this year, will you go for it ?
__________________
曝光锁一开
好片自然来
AE_LOCK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02-10-2004, 22:43   #3
老色虎
虎啸蛙坛
 
老色虎的头像
 
注册日期: Dec 2000
来自: 神针
帖子: 6,709
精华: 0
闲话少说,且听这回......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
虎窝
老色虎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02-10-2004, 22:48   #4
jeffsh
注册用户
 
jeffsh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y 2001
来自: 莘庄
帖子: 1,574
精华: 0
蛙坛好久没有这样高水平的文章了,等待下篇 。。。。。。
__________________
找寻失落的世界
jeffsh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02-11-2004, 22:01   #5
azure
蓝天、白云、阳光
 
azure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y 2001
来自: shanghai
帖子: 2,324
精华: 0
网上流传的照片,不知是真是假,是真的话又什么时候能正式发布呢?
上传的图像
 
azure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旧 02-11-2004, 22:02   #6
azure
蓝天、白云、阳光
 
azure的头像
 
注册日期: May 2001
来自: shanghai
帖子: 2,324
精华: 0
背面
上传的图像
 
azure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回复主题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vB 代码开启
[IMG]代码开启
HTML代码关闭
论坛跳转



所有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现在的时间是 23:38.


NewvBB Core 1.1 Final - vBulletin v3.0.3
中文化与插件制作 NewVBB.com™ 2024。
友情连接        
摩托车.上海.中国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010502
沪ICP备05000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