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蛙论坛 » 青蛙摄影论坛 » 摄影杂谈
用户名
密码
帮助 会员 日历 标记论坛为已读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旧 08-09-2001, 11:32   #1
chyangwa
蝌蚪-小毛驴
 
chyangwa的头像
 
注册日期: Nov 2000
来自: 上海
帖子: 8,285
精华: 6
摄像教室 -- 初学摄像怎么办

摄像教室 -- 初学摄像怎么办

不懂如何选择机型怎么办?

对于摄像的初学者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选好机型,购买一台适合于自己使用的可心的摄录机。各种牌号、各种型号、各种格式的摄录机林林总总,选购之前首先切记千万不要挑花了眼。

无论购买什么东西,都不能脱离自己的经济条件,必须量入为出。如果您购买摄录机的目的只是玩一玩,对拍摄的影像并无过高的要求。或者您对摄录机的要求较高,却又觉得目前高档家用摄录机太贵,想等它的售价落下以后再买,目前只需要解决“过渡时期”的一时急需,那么,请您听我的话,去买一台较便宜的、性能价格比很高的VHS-C格式摄录机。在这一类机器中,几千元一台的JVC GR-AX68型摄录机可能是您最佳的选择了。这种机器使用的VHS-C格式录像带,能够录制45分钟影像,其厚度只相当于两盘普通盒式录音带,其长度和宽度比盒式录音带还要小一些,这种录像带可以很方便地放在随机附带的磁带转换盒里,使之“变成”“大二分之一录像带”,直接在普通家用录放机里放像或转录。将来即使您改换了门庭,卖掉了这台摄录机,只要还有一个磁带转换盒就能继续使用普通家用VHS录像机转录或播放原先拍摄的VHS-C格式录像带。为什么我在上面强调要购买VHS-C格式的摄录机,其用意也正在这里。如果您用的是超8毫米的摄录机,改换门庭之后,您把超8机器卖了,原先拍摄的录像带您还怎么看?您还怎么转录呢?为什么我也不建议您直接购买VHS格式的高档家用摄录机呢?因为这种使用大二分之一录像带的机器,低档货质量太差,高档家用机的售价已与家用数字化摄录机相差不多了,但其性能却根本不能与数字化的摄录机相比,您若是买了这个好看(其实并不好看)不好用的笨家伙,其实根本就达不到“壮门面”的作用,因为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您玩的是台业余家用机。

如果您的经济条件比较好,或者心气特别高,希望一步到位,一心想买一台能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之内都能“站得住脚”、都不会过时的家用摄录机,那么,请您记住,最好购买DV格式的数字化家用摄录机。这种摄录机使用一种与火柴盒大小相仿的6.35毫米Mini DV金属磁带(名曰金属磁带,实际上带基还是塑料的,可不是什么“钢带”),可以录制30分钟或60分钟影像。由于数字机与模拟机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其影像质量比什么“8毫米、超8……超超8”、“3000、9000、9500……18000”要好得多!特别是数字化摄录机的数码变焦的功能,甚至把焦距扩展到40倍时画面也不粗糙,扩展到100倍时,画面虽然显得较粗糙,有颗粒感,但不会出现“马赛克”现象。目前在北京出售的这类摄录机,其中有一种体积与普通收录音机大小相仿、可以装在外衣口袋里的JVC GR-DV1微型摄录机(670000像素),电视台的记者也经常使用这种机器进行偷拍采访,其售价大约为一万多元。另外松下和索尼公司也生产DV格式的3CCD家用摄录机,其性能更好,但体积较大不适于偷拍,售价也更贵一些。

不过这类机器也有一些致命的缺陷:它没有“大猪嘴”,不够笨重、不够“气派”,不能骗人,不能用它冒充“电视台”的“专业工作者”(其实,电视台的专业记者也恨不得把肩上扛着的价值数十万元的笨家伙换成体积小巧的价值超过百万元的广播级数字化摄录机呢),因此对于许多同胞而言,即使这种数字化家用摄录机的性能再好,售价基本与那些家用的“大家伙”相近,最终也不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所以购买它的人将不会很多。据笔者估计,在21世纪之前,只有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白领阶层、摄像发烧友、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社会名流或一些有见识的摄像个体户会率先使用数字化摄录机。说到此,我倒真替手表厂捏了一把汗,如果有一天国人都以脖子上挂台能让别人“一目了然”的、“气派”“高贵”的、可以显示“身份”的大闹钟为荣,那么手表厂就得关门了!此外,选购摄录机电池时,最好购买那种能够随时充电的“非镍镉电池”(例如锂蓄电池、镍氢蓄电池或专用铅酸蓄电池),否则你就要准备足够的备用电池了。

备用电池不够用怎么办?

如果买不到备用电池或备用电池不够,可以根据摄录机所需电压购买代用电池或自己组装代用电池。例如可以购买进口摩托车专用的密封蓄电池(不能使用国产普通铅酸蓄电池,否则硫酸电解液会流出来腐蚀其它物品),或大哥大移动电话专用的镍氢蓄电池、锂蓄电池,这些蓄电池经过充电以后,通过外接连线、插头即可直接接在摄录机上使用。另外,也可以购买几节1号或2号的镍氢蓄电池把它们串联起来焊好,充电后即可使用。当然,如果实在买不到上述电池,用镍镉电池串联在一起也可以使用,只不过在充电之前必须放尽电能才能再次充电,因此使用起来颇感不便。

小型摄录机手持不稳怎么办?

多多练习,把它端稳就是了。有许多人认为轻巧的小型摄录机不如笨重的大型摄像机“稳重”。其实这只是一个误解,“稳重”的大型摄像机“重”确实不假,但“稳”却未必。专业摄像工作者拍摄的画面很稳,那是人家多年练出来的硬工夫,不是因为机器重。不信,您就做个实验,看看是水平空举双手稳当,还是水平举块大砖头更稳当?!当然,端着摄录机拍摄与扛着拍摄可能会略有不同,不过其中的区别完全可以通过使用摄录机内的“防手颤数字图像稳定器”或外加的专用胸架来加以解决,特别是对于那些从照相转为摄像的发烧友们,持机不稳的问题好像在初学摄影时就解决了,似乎还没听过谁扛着相机照相呢!

不会装卸磁带怎么办?

不少人抱怨,买了摄录机却装不上磁带或卸不下磁带。首先,请检查一下,摄录机内是否装上了电池?电池是否有电?摄录机装卸磁带是半自动进行的,必须在电源正常的情况下,按下启仓按钮(OPEN/EJECT),把磁带仓盖打开到位,磁带架才会自动弹出来,这时就可以取出或装上磁带。然后用手指在磁带架上标有“PUSH HERE”(按这里)的位置上轻轻按下去,磁带架就能被按下去,这时千万不能合上磁带仓盖,否则摄录机必坏无疑。待摄录机自动把磁带架连同磁带一起“吸入”体内、驱动系统的电机停转以后,才能把磁带仓盖轻轻合上。

寻像器看不清楚怎么办?

许多初学摄像者往往抱怨从寻像器里看不清楚被摄物,其实这是因为没有把寻像器的视力调节装置调整好(这一视力调节装置是为了适应摄像者不同的视力情况而设置的),只要略为调整就能看到清晰的影像。

另外,有关寻像器本身的争论也不少,是大屏幕寻像器好,还是普通的单眼接目寻像器好,或是两者兼顾的双重寻像器更好?是黑白寻像器好,还是彩色寻像器更好?以笔者之愚见,普通的单眼接目寻像器比较实用,大屏幕寻像器放像时好用,摄像时不行;招摇过市可以,真正拍摄时让您高举双臂平端机器,其实用性就太差了。当然,在既不考虑售价又不考虑摄录机的体积、重量和实用性的前提下,选择既有普通的单眼接目寻像器又有3英寸、5英寸、9英寸、12英寸或25英寸特大屏幕放像监视器的“摄录机”则更为上策。其实这不又是一个“有钱得买大猪嘴”的实例吗?

关于黑白寻像器和彩色寻像器,不少专家早已发表过言论,我在这里只想说,虽然专业摄像机暂时大都采用黑白寻像器,但这只不过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事情。历史还在向前发展,彩色寻像器的成本和性能都在突飞猛进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中国中央电视台有朝一日要给摄像记者配发轻便的带有彩色寻像器的广播级数字化摄像机,我想大概不会遭到记者先生的一致抵制吧?至少在拍摄“万绿丛中一点红”时,使用黑白寻像器拍摄就有可能找不到那一点红色的被摄物。再者,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片偶尔也会出现“大红大紫”的场面,这是由于记者在匆忙之中没有把手控白平衡调好,而从黑白寻像器中又看不出来的缘故,假如使用了彩色寻像器,这种毛病早已“一目而了然”,立刻就能得到解决,何至于“大红大紫”呢?我这样讲是想请业余摄像爱好者们不要一味地去“追求”黑白寻像器而抵制彩色寻像器。未来的摄像机将一律采用彩色寻像器,信不信由你。

拍摄中看不到整个现场怎么办?

拍摄时请把两只眼睛都睁开,一只眼从寻像器中观看被摄画面,另一只眼则可以观察画面以外的现场情况,这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事先构思下一个要拍摄的镜头,并能及时发现或预感到事物的发展,便于调整被摄画面。此外,睁开双眼拍摄的另一个直接的好处是:可以事先看见某些即将闯入画面的“第三者”,以便及时关机或把镜头摇开。

自动调焦调不清楚怎么办?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焦距较大、光线不好或被摄物线条不清晰的情况下(例如:现场照度较低,被摄者身前又舞动着一面大羽毛扇子),摄录机的自动调焦功能就不太容易对准焦距。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摄录机镜头的焦距调小一些,摄录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就能正常工作了。

这是因为:摄录机镜头的焦距缩小以后,镜头的相对通光孔径会自动增大,进光量也会随之加大,自动测距系统就可以正常工作了。摄录机的这一“性能”是不会在说明书上查到的,因为摄录机只标镜头焦距范围和短焦端的最大相对通光孔径(例如:f=4.5~45mm 1:1.6),而不标不太“露脸”的长焦端的最大相对通光孔径。从镜头的制造技术上讲,制造变焦比达到10倍的大口径衡定光圈镜头实在不容易,因此,摄录机上使用的镜头一般都不是衡定光圈镜头。在光线照度较差、全开光圈拍摄的情况下,只有当镜头焦距缩小以后,光圈才能真正开到最大孔径,从而才可能使自动调焦系统正常工作。 此外,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拍摄,还可以利用摄录机的手控调焦功能和焦点锁定功能,把焦点调准、锁定,此后就用不着摄录机随时操心了,以免它动不动就自作多情地把拍摄距离来来回回地微调搜寻一番。

不会变焦怎么办?

摄录机的变焦装置一般采用电动变焦系统,不会变焦往往是没有找到这个变焦钮,通常该钮上面只标有“T、W”或“+、-”,表示向“T、+”一端推是摄远长焦端,往另一端推则是广角短焦端。比较好的摄录机还有一个功能:用手指推动变焦钮时用力的大小将会直接控制变焦速度的快慢。

不会调节白平衡怎么办?

初学者往往不明白什么是白平衡?为什么要调节白平衡?

摄录机是高科技产品,但它毕竟不如人聪明,它根本不懂得天应该是蓝色的,墙应该是白色的,大多数亚洲人的脸应该是黄色的。更要命的是:在不同的光源条件下,白墙、黄脸也会“变”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在钨丝灯光的照耀下,白墙也会被染成黄墙;人脸在日光灯下会“变”成青面绿脸;在正常阳光下,透过琥珀色的雷登85滤光镜看世界,白人的皮肤也会被染红。此间的道理并非人人都能弄明白,更何况是台人事不知的机器呢?实在难为它了。所以,在拍摄之前必须由我们--摄像者把颜色的识别标准输入摄录机,教它懂得“在当前的光源条件下,什么是白色”,把白色搞清楚了,识别其它颜色就会迎刃而解,这一工作就叫做“调节白平衡”。

摄录机能够自动调节白平衡,但是许多人在剧场中拍摄的录像,事后一看颜色就都不对了。例如,拍摄穿着同一身服装的演员,第一个镜头演员穿红衣服,关机以后再开机拍摄第二个镜头时,衣服就变成浅粉红色的了。为什么呢?原来,每次开机接通电源,按下拍摄按钮之前本应该对准舞台上的白色物体,摄录机就会自动进行正确的白平衡校色(当然,这样拍摄的录像可能会失去现场的灯光气氛)。然而,摄像者往往都忽略了这个“小节”,并且频繁开、关电源。于是,开机接通电源之后,再按下拍摄按钮时镜头对准了什么物体(例如红、黄、蓝、绿色的物体),摄录机就会误以为这家伙的颜色就是“基准色”--白色了,当然,摄下的其它颜色就会跟着全乱套了。在这种光源颜色变化纷呈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手控调节白平衡的功能。这种功能一般可选择正常日光、多云和钨丝灯光下的白平衡。在上例舞台摄像中,就应该把白平衡调到“钨丝灯光”,这样拍摄效果就可以接近正常。


--------------------------------------------------------------------------------

出国旅游摄影摄像小经验

温 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旅游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所接受。旅游离不开摄影与摄像,出国旅游摄影摄像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情呢?且请听我慢慢道来。

出国前要做好准备

在国内到处跑惯了的人,住宾馆往往不带拖鞋和洗漱用具,宾馆内都准备好了。但是在国外却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无论是什么宾馆,几乎都不为客人提供拖鞋和牙刷、牙膏,因此要在国内买好了带去。此外,拍摄所需的胶卷、录像带和电池(特别是锂电池)也要在国内买好。也许你会问:少带几个胶卷,随时用随时买不就行了?何必要带那么多呢?原来其中还有个原因--无论是什么牌号的胶卷,在中国购买都比在国外买要便宜得多!因此,出国时请一定要带好“干粮”!出国之前,你最好带上半瓶祖国家乡的矿泉水,到了国外,喝完之后还可以再灌上自来水,待外出旅游时接着喝(老外就喝自来水),否则在国外购买矿泉水,有时其价格之高恐怕会使你大吃一惊的,也许到了那时你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祖国的温暖。为什么要带半瓶水呢?带上一整瓶水,在外国海关被人看见,您大老远的带一瓶水,是不是内中有诈?要化验一下--看您自找麻烦了不是!带个空瓶子就更让人生疑了:“先生,这瓶子有什么用吗?我帮您扔了吧!”结果是--万里扔垃圾--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出国旅游摄影摄像,还有一件大事要特别注意,那就是--鞋。最好穿一双经过考验的不磨脚的鞋子。我曾经穿了一双全新的上海产“登云”皮鞋去美国考察,磨不磨脚暂且不说,第三天它老先生就张开了大嘴,急得我在纽约不得不满世界紧急购鞋,而且还得时时叨念“高抬腿、迈方步、脚后跟先着地”,否则稍有不慎,脚尖一着地,鞋底就要翻过来--简直就是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到了那时,只要有人肯卖鞋,不怕你不出好价钱。仅就我个人而言,至此总算记住了“宁走平地不愿登云”的道理。

如何通过海关

出国离境之前,首先得通过海关。过关通道一般有两条,一条是绿色免申报通道,另一条是红色申报通道。通过红色通道时,必须向海关申报所携物品中需要上税或禁止出入境的物品名单,并接受海关检查。

笔者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一些初次出国的人,一听说绿色免申报通道可以随意自由通行,就迫不及待地从那里跑了过去,生怕被别人追回来。其实走过绿色通道时,根本就没有人管你,大可不必紧张。但是如果你带着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双镜头反光照相机、高级平视取景的照相机、镜头或摄录机、高级收录音机、笔记本电脑从容走过绿色通道以后,等你回国时,一旦被检查出携带着这些东西,就要上税,否则不能入境,到了那时,麻烦可就大了(普通“傻瓜”相机和“单放机”不受限制)。要想不出现问题,携带上述器材出境时,一定要走红色申报通道,并事先填好申报单,把器材的牌号、型号和机身编号、数量都仔细填上,接受海关人员的检查。过关之后,要把申报单保存好,入境时如遇检查既可交给海关审验。

如何通过安全检查

乘坐飞机之前,要通过安全检查。X光透视机的射线强度对感光度为ISO100的胶卷基本上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高感光度胶片,或要经过多次转机飞行,多次通过安全检查,X光的影响可能就不容忽视了。这时,请事先把所携带的胶卷纸盒撕掉,露出胶卷的透明塑料包装盒,如果这个塑料盒是不透明的,还应该把塑料盒去掉,直接把胶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在接受安全检查时交给检查人员,这样就可以避免用X光透视胶卷了。照相机内如果有胶卷,也可以直接交给检查人员手检(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最好事先把镜头卸下来)。在国内,安检人员一般都比较通情达理,但是在国外,有时无论你是谁,胶卷也一律要经过X光机检查,以防其中装有毒品或炸药。这时就应该事先购买一个防X光铅袋,把胶卷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装在里面,以减少X射线对胶片的影响。有时,乘一架飞机长途飞行,中途降落数次,乘客下机购物,如果把胶卷放在手提包中,还不如把它们放入行李箱中托运,虽然在托运时要接受一次X光检查,但是由于行李在中途不下飞机,因此也就不会再反复接受安检了。

此外,有时在国外游览时(例如参观美国国会大厦、费城造币厂、纽约联合国总部、股票交易所、世界贸易大厦、帝国大厦和自由女神像了望塔),都要通过严密的安全检查,这时就应该把已经拍摄完毕的或一时用不着的胶卷统统放在汽车上,不要随身带着去“晒”X光。在这方面,摄录机就比照相机优越多了,它的体内没有胶卷,“死猪不怕开水烫”,多经过几次安全检查也无妨。

如何倒“时差”

你如果去日本、蒙古或东南亚旅游摄影摄像,就没有什么时差问题。但是如果你乘飞机去欧美或非洲拍摄,两地之间的时间差就不容忽视了,它往往会弄得你晚上来神儿,白天犯困,整个一个“夜来欢”、“夜游神”。有一个小窍门能克服时差带来的麻烦:一上飞机就把手表拨到目的地的时间上,完全按照目的地的时间生活,静下心来,该吃吃,该睡睡。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你不困,也要放下弦窗上的遮阳板,闭目养神;不到该睡的时候,你就是困极了,也得打开弦窗的遮阳板或打开阅读灯,让光线照过来,硬挺着不睡。这样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到达目的地后,待到夜间再睡上一觉,你自己身体内的生物钟就会被强制调整过来。

在飞机上摄影摄像

上了飞机,如果你想拍摄机外的风光,最好能把座位调换到机尾背光的弦窗旁(向阳的弦窗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无数的细小划痕,根本就无法透过它拍摄),而且一定要买一个用橡胶制作的遮光罩。拍摄时把遮光罩轻轻顶在飞机弦窗玻璃上,既遮住了杂散光线又能避免把飞机发动机引起的震动传到照相机或摄录机上。此时使用摄像机拍摄,应启动“防手颤”功能。当飞机在云层上空飞行时,有时能透过弦窗看到在斜下方的白色云顶上,映现着飞机的影子,它的四周围上了一圈五颜六色的光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佛光”。要想拍摄到这种景象,同样只能选择背光的弦窗,因为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看到“佛光”。

拍摄弦窗外的景物应该尽量使用照相机的手控调焦装置并要精确调焦,同时千万不要使用闪光灯,否则闪光一亮,弦窗玻璃就变成了布满亮斑的毛玻璃了。有些人在飞机上拍摄,由于系上了安全带,站不起来,于是常常把“傻瓜”相机的镜头顶在前排座椅的后背上拍摄机仓内的景象,这时照相机的镜头往往已经被椅背挡住了,但是由于存在取景视差,摄影者自己却不知道(因为椅背并没有挡住照相机的取景器),这样拍摄的照片当然就会失败了。

此外,在飞机起飞、降落时,最好不要使用闪光灯拍摄。这是因为,此时此地禁止使用移动电话,甚至不能使用手提电脑、收音机或游戏机,以防发出射频信号干扰飞机的导航控制系统,造成空难事故。而闪光灯发光的一瞬间,发出的广谱干扰信号要比手提电脑、收音机和游戏机发出的干扰强烈得多,特别是装上马达连续闪光或进行“防红眼预闪光”拍摄时,其危害就更大了。虽然目前航空公司还没有明文禁止,但是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最好还是请您注意安全使用闪光灯。

在车、船上摄影摄像

在运动着的车、船上摄影摄像最忌讳使用三脚架,即使是在平稳行驶的江轮上,也不宜使用三脚架,这是因为:发动机的低频振动会通过轮船甲板和三脚架传到照相机、摄像机上,致使所摄得的影像模糊。在旅游车上隔着玻璃摄影,最忌讳贴膜玻璃,否则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偏色。另外,在旅游车上隔着玻璃摄影,也忌讳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一亮,车窗玻璃上也会像飞机弦窗一样出现一个大光斑,这时什么也“照”不清楚了。

旅游摄影摄像的应用器材

千万别忘了带一台“傻瓜”相机。“傻瓜”相机是很好的留影和抓拍专用相机,无论何时何地这种相机都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光线不好,或逆光拍摄时,机载闪光灯更能显示出自己的威力(用“傻瓜”相机逆光拍摄时,请事先打开“闪光灯强制闪光开关”,否则闪光灯在强光下不会自动发光)。使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摄影者,最好带上鱼眼镜头(或20毫米、24毫米超广角镜头)、28~80(或35~70、28~70、28~85、28~105)毫米中、短焦距变焦距镜头以及70~210毫米中、长焦距变焦镜头或500毫米折反射镜头(如果你是动物摄影爱好者,当然不能忘了带1000毫米折反射镜头)。在一般情况下,您背上这三、四个镜头就足够应付了,千万不要携带用不着的器材,否则就会“够您一呛”。

旅游摄影所携带的闪光灯最好不要使用镍镉充电电池,这是因为一来要带上充电器,而当地的交流电压和电源插头的式样却不一定合适,这可能会带来许多麻烦;二来镍镉电池每次充电之后所能够供应的电量也比较少,因此应该多带上几节无需充电的碱性电池,用完就扔掉。旅游摄影摄像时则要带上足够的备用蓄电池,充电器应兼容110和220伏特两种电压,并备有相应的转换插头,因为在欧洲,大多使用圆头插头,电源电压为220伏特;在美国则多用扁片插头,且电压为110伏特。

关于三脚架,一般的旅游者就不必带了,或只带一个为自己自拍留影用的小型三脚架;如果您是摄影名家,有人替你代劳,或是您的心气特别高,体力特别好,那就带一个特大的重型三脚架,争取拍摄出来的片子张张清晰,影纹一丝一毫都不含糊。

最后,大概也是最重要的,不要忘了带一个偏光镜。当然,由于国外都很注意环境的保护,大气污染较小,天空很蓝,但是如果使用了偏光镜,其效果就会更好,拍摄的彩色片子色彩就会更加饱和。

旅游摄影摄像的注意事项

在国外参观、拍摄教堂时,有时会看到一种金属筒,上面有一个凹下去的金属盘子,盘子中间还有一条细缝儿,真有点儿像我国的垃圾筒、痰筒。个别人就把废弃的胶卷包装盒、录像带包装纸往里扔,甚至还有人想往里吐痰。其实,那是教堂的捐款箱,是个很神圣的器物,万万不可造次。

在教堂内摄影,由于光线比较差,闪光灯和三脚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当然,单个的普通闪光灯也只能在拍摄中、近景时打个辅助光,改善一下光线效果,拍摄大教堂的穹顶或室内全景时它就根本无能为力了。在光照条件不好的室内大厅或在夜间室外进行闪光摄影时,如果使用“傻瓜”相机的机载闪光灯拍摄,就要注意拍摄距离不能太远。这时由于附近没有适当的反射物,闪光灯发出的直射光就无法和反射光叠加在一起,照明的有效距离就会因此而大打折扣,闪光指数就会减小,所以只能在近距离内拍摄,否则胶片将会曝光不足。在室内摄像时,则要注意事先调好“白平衡”,以防人脸“大红大紫”。旅游摄影摄像也要注意入乡随俗,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大声喧哗自不必说了,就连吃个“麦当劳”也要有个讲究。我去过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都被“麦当劳”的当地食客所折服。只见无论是谁,吃完之后都会很自觉地把纸杯、纸盒倒入垃圾箱,把托盘码放好,有些人还很认真地用餐巾纸把桌子擦干净。但我在国内却从未看见过一位靓哥、靓妹有如此的高风亮节。勿以善小而不为。看来,我们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优秀公民,还真得从头做起,加强自身文明礼貌的基本建设,才能无愧于这一伟大称号。
chyangwa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
回复


主题工具
显示模式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新主题
不可以回复主题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您的帖子

vB 代码开启
[IMG]代码开启
HTML代码关闭
论坛跳转



所有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现在的时间是 20:11.


NewvBB Core 1.1 Final - vBulletin v3.0.3
中文化与插件制作 NewVBB.com™ 2024。
友情连接        
摩托车.上海.中国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010502
沪ICP备050005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