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单个帖子
旧 06-19-2003, 22:27   #1
RK
独行
 
RK的头像
 
注册日期: Dec 2000
来自: 飞来飞去,自由自在
帖子: 1,344
精华: 0
我的微距(近距)摄影的经历(四)

我的微距(近距)摄影的经历(四)

记得上次写有关微距摄影经历的帖子大概是在2001年,转眼两年已经过去了,其实上篇的帖子还没有结束,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续写罢了。 不过现在看看坛子里拍微距的朋友还真不少,而且,中国一句熟话,不进则退,我现在拍的微距似乎也不怎么样。不过为连续写这个微距摄影的经历,我就厚着脸皮继续写吧。

在经历的第三篇,谈到了使用美能达3600HS(D)闪光灯和使用高速同步闪光。其实现在看来,这样做很难。之后我又连续尝试了三种方法,今天在这里就慢慢聊聊吧。

1. 柔光板 (CD-1000)。

美能达给带有内建闪光灯的自动单反机子配了一个叫柔光板的附件(CD-1000)。价格一般, $50左右。它的设计就是将一块柔光板插在外街闪光灯座上, 利用内建闪光灯来进行补光。不过正如这个附件的名字所称“近摄柔光板”,如果想用它来进行微距摄影,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我用了它拍了一些照片,虽然它的设计非常好用,但是照出来的效果还是以欠曝的为主。由于机内闪光灯的功率不大,如果使用了小光圈,照出来的效果就犯黑了。 这个柔光板如今也就在家打瞌睡了。应为效果不佳,我用了几次就放弃了。

2. 环形闪光灯。

美能达已3600HD(S)为基础推出了新一代的环形闪光灯,不过我在此之前已经买了上一代的。 其实两者很相似,都是一个闪光灯控制器加上一个环形灯管。只是闪光灯控制器是隔代的不同。环形闪光灯其实很贵的,花了我260多美元,差不多快买一个5600HS(D)了。作为微距摄影的新手,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用闪光灯补光,使片子既不过曝也不欠曝。 我记得有一个微距摄影用来计算闪光灯曝光量的公式,我将在下篇文章再作介绍吧。购买环形闪之前,很多人把它说得很神。 可是期望越高,失望也可能越大。 果然如此,拿到环闪,就已经有一些后悔了。首先,环闪的设计决定了它无法轻便地携带,因为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控制器;二,环形灯管;三,灯管与镜头的对接环;由于我的这个环闪比较老,因此还带了一个美能达闪光灯与普通闪光灯的借口转接器。光是安装环闪这一步就花去了不少时间。

效果如何呢?比柔光板是好多了,可是欠曝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原来他的快门速度是固定死的,1/125, 如果调解光圈大小,也就自动调整了入光量。如果我把光圈调得太小,如光亮不足,那么整个片子自然就欠曝了。 不过话说回来,过曝和欠曝已经不是环闪的主要问题,最主要问题就是环闪所营造出的所谓“人造光”太明显。因为是环闪,所以被摄物体反射出来的光是一圈一圈的,非常不自然,形状就像早餐吃的麦圈。 另外,环闪的光是平面的,多数适合平面物体的拍摄,对于有立体空间的物体的拍摄,则显得力不从心。

环闪的购入让我兴奋一下,但是随着极大的失望,这个环闪也很快被打入冷宫了。

3. 美能达5600HS(D)离机闪。

自从有了85mm G(D)头之后,心里就琢磨着购入5600 HS(D)闪,毕竟这个闪光灯是完全配合7而设计的。后来自己下定决心,购买了这个灯。5600 HS(D)的确是专业灯,虽然外形同3600HS(D)很相似,可是功能却是大大地增强了。其中最让人兴奋的还是它的闪光功率输出控制功能。虽然我们可以利用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来调整闪光灯入光量,但是这远远不及仅通过按几次按钮来的方便。这个闪光功率输出功能给室外人物摄影进行1:4的补光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样对微距摄影也很有用。

5600HS(D)有一个小功能,就是它的闪光头可以调整到小于九十度角。这个设计是给近距摄影做的,要是用来摄微距,由于距离太近,不用离机闪的模式的话,恐怕要出现暗角。 因此,光一个专业闪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条离机闪的连线。以前的3600HS(D)因为不是专业闪光灯,因此连插连线的接口都没有。

刚开始用离机闪给微距摄影补光时很不习惯,因为两只手得一手拿相机,一手拿闪光灯,很不方便,也给手动对焦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此建议如果使用离机闪的话,最好使用三脚架,把相机固定好,对焦好后,手提闪光灯,然后再按快门。 使用三脚架的好处很多,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如果是拍摄移动的小虫虫之类的玩意儿,恐怕最好的办法还是找一个帮手,让他/她帮你拿着闪灯对着被照物体,而你也尽管去担心对焦的问题。 有一个帮手的好处也很多,起码个人认为这样出片子的成功率会比较高。

那么用多大的闪光输出率比较好呢?我的经验是使用1/4的正常输出功率,这个功率照出的片子比较柔和,人造光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你也许会问闪光灯同物体的距离应该是多少,我一般保持与相机机身同被摄物体的距离相似的间隔,或者稍远。有没有科学道理,这个我无法解释,但是这是我使用离机闪的Comfort Zone.

刚开始使用离机闪时,过曝和欠曝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不过废片率却低于柔光板和环闪,加上它的效果比较自然,因此我就一直坚持使用离机闪给微距补光了。 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经验,过曝和欠曝的情况则大大地减小了。看来有关技术性的东西还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相对环闪的平面光,离机闪由于它的功率比较大,因此补出的光基本上可以覆盖有立体空间的物体,拍出的片子很有立体感。

现在我的相机包里,除了一个专门的微距镜头外,剩下的就没有专门的微距摄影器材了,最多就是包里还有一条闪光连线用来使用离机闪。 可见离机闪的好处还是很多的,尤其适合于携带。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儿。 下回再详细说说胶卷的选择及其他的一些东东。
RK离线中   回复时引用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