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

查看完全版本 : 2001传统器材大盘点&2002器材大展望


黯无天日
02-05-2002, 01:32
(摘自《摄影之友》)

辞旧迎新器材大盘点(传统篇)

一年已经过去,有必要对熙熙攘攘的2OO1年的器材来个回顾,看看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曾经让我们激动过迷糊过困扰过的有一些什么……


1月份
■2001年1月份,圣诞和元旦刚过,一般各公司的动作不会太大,所以东线西
线无战事,平淡如水。但是Pentax还是在1月28日推出了FA24-90/3.5-4.5AL(IF),给平静的市场带来少许生机。该镜头采用了2片非球面镜片,而且遮光罩有个小窗口,便于在带着遮光罩的同时使用偏振滤光镜。在多年前,其他厂家已经推出了24-85mm这类变焦镜头,而且在此之前还出来了24-105和24-135这类包含有24mm端在内的变焦镜头,但是Pentax一直没有类似的产品。现在终于使Pentax Fans们如愿了。

2月份
■首先在市场掀起波澜的是Nikon,于2月5曰推出了FM2与FE2的混合机种FM3A,拨动了许多伤感人士的怀旧心弦,这是自1986年Nikon开始生产AF单反相机后出现的第一台新设计的MF单反相机。同时Nikon还推出4种6款镜头:AFZoom-Nikkor 28-80/3.3-5.6G黑白双煞;AF Zoom-Nikkor 70-300/4-5.6G银色装;Nikkor 45/2.8P超薄形MF镜头; AF-S Nikkor 300/2.8D IF-ED II黑白双煞。其中45/2.8P是所谓的“饼干(PANCAKE)”镜头,另外还推出了中低档使用锂电池做动力的SB-50DX闪光灯。

■白头一直是Nikon的心病,纵观体育比赛的拍摄现场,白头攒动,Nikon的黑大炮夹杂在里面,一点也不起眼。经过多年的思考,Nikon终于想通了,还是出白头吧!但是仔细看看这些颜色,它的白不如Canon的白色那么醒目,不如Minolta的珍珠白色那么典雅,也不如Pentax的银白色那么古朴,唉!色谱就是那么多,凑合吧!

■同日,Kyocera也宣布推出精致小巧的Contax T3,这是继Contax T和Contax T2之后机种,而前两款的销售总量达220000台。Contax T3配备的镜头是Carl Zeiss Sonnar T* 35/2.8,厂家推荐价格分别是98000日圆和108000日圆(QD型),而现在市场的稳定价格已在5000元人民币以下了。该机已经成为市场的热销品。

■2月11 日,Pentax Fans期待已久的Pentax MZ-S终于上市,这款机型在去年的Photokina就已经展示。该机的特点是采用6点AF系统和具备1/6000s的最高快门速度,但是最为明显的是它那比较超前怪异的外型,机身外壳的主要部分都是用镁台金制造,这是MZ系列的顶级机,无奈售价略高了些。

■2月21日,Pentax推出645N用35/3.5和300/5.6镜头,加强了645N的镜头阵容。同时还推出了135 SLR使用的SMC FA 28-105/3.2-4.5AL「IF」,这是第二款FA 28-105焦段镜头。

■Sigma于2Oo1年2月在美国的PMA2001上,推出Sigma 24-70/2.8和24-70/3.5-5.6和Sigma AF单反相机SA7和SA9,24-70/2.8是第一支这个焦段的F2.8恒定光圈镜头。Sigma以前就生产过AF单反相机SA300/300N、SA5,现在推出新型的SA7和SA9,再次加强了自己的单反相机主产线,显示了其雄心和能力。现在Sigma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既为其他品牌生产配套135镜头又生产自有品牌单反相机的厂家。不过,这样的生产线,象征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市场份额恐怕是很小的。因为现在的AF单反相机市场基本上由Canon、Minolta、Nikon和Pentax占主导地位,而且Kyocera生产的Contax也势头不弱,Sigma要想在SLR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路漫漫兮!

3月份
■3月4日,Canon公司宣布了在2001 年2月27日生产了第2000万支EF镜头的消息,给用户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想起来也不容易;自从Canon1987年开始生产EF镜头到2001年,只过了14年,总量就达如此大的数目,平均每年就生产近143万支--也就是每个月要生产将近12万支镜头,每天要生产将近4OOO支镜头。这样的业绩是辉煌的!

■3月5日本著名的附件生产厂家Kenko推出了Pro 300 3X增距镜,Pro 300 3X是专门为50mm或更长焦距的镜头而设计的,配合100mm-500mm焦段的镜头更合适,既可以用在定焦镜头也能用在变焦镜头上。这是第一支用于AF镜头的3X AF增距镜。

■Minolta为了配合去年推出的Dynax7,加速了原有AF镜头的“D”化进程,3月6日,推出了AF Macro 50/2.8D和新型微距闪光灯240O以及控制器。该微距镜头与原来非D版的光学结构一样,只是加入了D解码器。而24OO微距闪光灯的推出,使Minolta的微距系统更为强大,配合已有的5支微距镜头和环形闪光灯,构筑了当今最为完整的微距拍摄系统。只有到了Canon MT-24EX微距闪光灯的推出,才有与之抗衡的微距拍摄系统。

■3月7日,Canon推出了改进的Canon防水型EF增距镜,以配合那些早已推出的EF 300/2.8L IS、EF40O/2.8LIS、EF500/4L IS和EF 600/4L IS等大炮。

■3月间,Cosina以Voighlander Bessa-T加强了其旁轴相机的阵容。T表示“Tele”的意思,说明Bessa-T可以使用90mm、135mm这类中长焦镜头。

黯无天日
02-05-2002, 01:39
4月份
■4月25日,Nikon改进了原来的镜头,推出了AF-S 400/2.8D IF-ED II、AF-S 5OO/4D IF-ED II和AF-S 600/4D IF-ED II等新型镜头以及AF-S TC-14E II/TC-2OE II等一系列产品。这些重量级的大炮由于采用了镁合金做镜桶材料,比其前任都要轻,而且缩短了最近对焦距离,并继续使用SWM马达和ED玻璃光学元件。这些镜头与Nikon F5、F4、F100、F90X、F90、F80、F70、F65、Pronea 600i、Pronea S等传统胶片单反相机以及E2/E3系列和D1系列数字单反相机等配合,都能保持最佳的AF性能;而与其他的Nikon单反相机配合,则只能使用手动对焦。便捷的M/A切换是全时的,手动对焦时不消耗电力。

5月份
■5月30日,Minolta推出了Dynax 5/Maxxum 5/a Sweet II,这是截止至5月15日之前的最为轻巧的AF单反相机。它采用了7点AF系统,中心点为十字交叉传感器,有焦点预测AF,采用高速微芯片,AF算法经过调整,也修改了CCD控制。其AF速度是Dynax 505Si Super的3倍,在同类产品中是最快的(配合5Omm镜头,截止至2001年5月15日)。其它功能也是多多,极具市场竞争能力。

6月份
■6月5日,Tokina改进了原来的AT-X 80-400/4.5-5.6,推出了TokinaAT-X 80-400/4.5-5.6 II-其实就是在第一版上增加了三脚架接环,其它换汤不换药。

7月份
■7月30日,Sigma为了满足数码SLR用户的需求,推出了Sigma AF 15-30/3.5-4.5 EX DG。

8月份
■8月3日,Canon推出了许多EOS用户希望的Canon EF 70-200/2.8L IS USM,这是基于原来的非IS版本镜头而设计的,简单他说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IS系统;新型的影像稳定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在快门速度降低3档下使用(以前的IS镜头只能降低2档快门速度),而且在三脚架或者独脚架上使用时,可以消除由于反光板回落而引起的影像模糊。

■该镜头的其它特点还包括:最近对焦距离为1.4m;采用新型的光圈叶片,使光圈收小到f/5.6时依然保持圆形光阑,改善了散焦效果;采用改进的AF驱动电路和AF算法,配合现在的高端EOS SLR可以实现更高的AF速度;在卡口、开关面板、变焦环和对焦环等处采用了防尘防水设计;依然保持内调焦和全时手动对焦等特点;配合EF 1.4X II和EF 2X II依然可以保持AF和IS功能。由于Canon并没有宣布EF 70-200/2.8L USM是否停产,所以IS版的推出,将许多EOS用家推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8月7日,Tamron推出了第三代28-200镜头:Tamron AF 28-200XR Super Zoom。前面两代28-200镜头已经售出超过100万支。这是目前世界最小、最轻的28-200变焦镜头。全程最近对焦距离为49cm,最大放大倍数1:4(在200mm端),比起上一个版本的镜头(371D),在体积上减少了25%,在重量上减少了27%,同时滤镜直径由72mm降至62mm。这一切要归功于采用了XR(超级折射)玻璃和3片非球面镜片,从而在缩短了的光学结构中依然能够减少和消除像差。

■8月21日,由欧洲20个国家40种照相机和摄像专业杂志社组成的EISA(Europeon Imaging and Sound Association)评选,Minolta Dynax 7荣获2001~2002年度欧洲相机称号。加上7月16日获得的TIPA 2OO1--2002年度“最佳SLR”奖;和5月18日获得的日本“Camera Grand Prix 2001”称号, Minolta Dynax 7荣获了三项大奖,出尽了风头,继续保持着Minolta 7系列获大奖的神话。

■8月27日,Sigma继去年推出一系列大口径定焦镜头后,再次开始了大口径镜头的市场扩张,推出了Sigma AF 20-40/2.8EX DG Aspherical,大有将82mm的滤镜口径标准化的趋势。

■8月间,一向稳重典雅的Hasselblad推出新型905SWC和503CW彩色版。用在905SWC的新型CFI 38/4.5是重新设计的,镜片采用更符合环保要求的玻璃镜片,不含铅和砷。与原来的CF 38/4.5相比,CFI 38/4.5具有如下特点:更平渭的对焦系统;改进了PC闪光灯插孔、滤镜和遮光罩连接;更加漂亮的外形;镜间快门的主弹簧更耐用。

■503CW的彩色版,除了原来的黑色版外,另外共有4种颜色:宝石红、钴蓝、森林绿和太阳黄。根据Hasselblad公司的发言人说,这些彩色版照相机适合那些需要表露个性的用户使用。看来还是市场在起主导作用,如果Hasselblad继续走所谓的“经典”道路,会拒绝许多新人介人其Hasselblad世界的。503CW彩
色版的推出,可能Hasselblad的市场会因此而扩大,但是经典的东西变成了时尚的玩意,是不是有点唏嘘啊?

■同月,已经归属Samsung的Rollei推出了Rollei AFM 35。在金属外壳定焦高价PS照相机中,以前就有Contax T2/T3、Leica Minilux和Minolta TC-1,这类制作精良、光学素质优秀的PS机器一直大有市场,此番Rollei也加入了竞争。该机器的特点是:香槟色铝镁台金外壳;高质量HFT镀膜的S-Apogon 38/2.6镜头;采用了高折射指数玻璃镜片和非球面镜片,结构为4片/3组,采用HFT多层镀膜;明亮清晰的实象取景器;便于操作的自动曝光和手动控制。

■还是8月,Canon在我国大陆不做声张地推出了EOS 66。EOS 66(欧洲口叫EOS 3000N,日本口叫New EOS-Kiss),它是原来EOS 88的升级版,不过这个机型的型号显然是投中国人之所好,如同以前的EOS 888(发发发)、后来升级的EOS 88,现在又到了EOS 66(六六大顺),又发又顺,好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