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3+28-135IS终于到手
摘自《新浪网摄影论坛》 TANGLIN
忙得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选择,没有时间旅游,也没有时间摄影,所以,让中幅再等我几年吧。
遇到朋友大婚的日子即将来临,
受人之托,
将凝固千人场面一些值得纪念的一瞬间, 虽然有
NIKON
F90X+MF26+SB28和一些NIKKOR镜头,但是,总还是想借助于CANON
IS技术,利用现场灯光拍摄一些清晰的
照片,也可以体验一下CANON
新科技带给我们的摄影乐趣和便利,在未来的时间里也可以亲自比较一下使
用 C/N的不同感觉,也算给影友一些过去曾经承诺的进行直接比较后给出一些深层次的直接经验的感觉的
交待。
本来想买一套 EOS50EQD+28-135IS当傻瓜机了事,毕竟50E的性能价格比颇高,但将50E拿在手中,又
改变了主意,确实,在做工方面,CANON无法与NIKON相比,工程塑料感和金属感毕竟有太大区别,虽然从
前面望去,50E
银色金属令人鼓舞,但内里做工的粗糙感觉使人裹足不前,毕竟,利用模具注塑的东西和
使用精密机床铣切的工件还是有所不同,再则,选择稍显过时的
50E 毕竟无法体现到 CANON 最新科技成
果,况且,50E 在驱动最新出的IS镜头中会出现一些兼容性问题(EOS5完全不能驱动),所以,我毫不犹
豫地选择了EOS3,EOS1N也一闪念在脑海之中,这只CANON旗舰目前正在以巨大的折让进行最后的市场争夺,
与EOS3的价格相当(只贵一点点),很明显,1N即将退出历史舞台,CANON
很有可能在澳洲奥运会前夕推
出新的旗舰,或许,会叫做EOS-0吧(EOS终结者)根据选择
CANON的原理和动机,过时的技术是无需要理
会的,既然 EOS-3的技术超前,专业性能与1N相当,运算和驱动能力超过1N,只是因为市场策略,才人为
地将几个参数"调得低一点"所以,EOS-3是当然之选。
大家一定都关心价格:我没有时间"多跑几家,做些比较",所以以
9900元+3950元买得这套配置,比
以前了解的价格便宜了一些,所以,估计也就这样了,EOS-3的生产时间是
NO0713,可能是改进的V1.6版
本的驱动程序,检查发现,只有 CF0-CF17,没有 CF18
自选功能(第19号自选功能),所以, 可能不是
V1.7版本的驱动程序,不过,我想我是没有机会使用将在奥运会上大显身手的,
CANON最新出的300/400/
500/600mm/L/IS 镜头的, 所以,对我来说,
这项功能可有可无,
据估计,此项功能主要用于焦点预测控
制,和支持/部分禁止/全面禁止全时手动,部分功能与目前的CF7相当。
初始感觉:CANON
为用户考虑周到,提供了全中文的说明书,并且将所有的中国办事处和维修中心列
表,这的确更贴近用户,比NIKON棋高一着。
将 EOS-3+28-135IS拿在手中,心中并没有狂喜,只是感觉到的确与NIKON的不同,可能假以时日才能
有更多了解,更多感觉,EOS-3 的"人体工学"做得很好,拇指的曲线槽使右手握持紧密方便,虽然有些功
能需要按两个相临的按键并拨动主控盘才能实现,但依然操作方便。LCD的照明采用蓝色光线这与NIKON的
绿色也有所不同,黑色机身看上去结实,结合部紧密,比EOS-5的"一大快塑料"感觉好多了,
EOS-3与28-
135IS镜头也平衡良好。
AF速度: 没有感觉到有比 NIKON
F90X + 24-120mm/ F3.5-5.6D IF 快的地方, 这可能与使用
EYE-
CONTROL选择对焦点和镜头的规格有关,但的确宁静,这只镜头在聚焦中的焦距漂移感觉明显,不过,这
对于大变焦比的镜头是属于正常现象。
感觉使用EOS-3的最重要的地方是它需要学习,就是需要校正眼控功能,我做了简单的校正后(横竖
各四次共八次), AF 点的指向准确率明显好转,AF
速度也有所提高,即使我戴着眼镜。
所以,我认为,
EOS-3的眼控选择AF点基本上是成功的,为什么说"基本上",因为,当您看到的地方线条比较复杂,或者
光线比较复杂时,EOS-3可能选择的是临近的具有明显横或者竖线的聚焦点,虽然不是你看的那一点,但
也非常接近,大方向从来没有发生错误,我想这不能怪EOS-3,它在智能化地猜测您真正想要的聚焦点。
将眼球的微小的位置变化映射到包含
45 点的面积相对较大的区域,
有少许误差也应该是很正常的 ,
况且,每次使用时不能保证眼球的位置在目视取景口的位置是一致的,眼镜对红外线的反射,散射也会影
响判断的灵敏度,所以,我感觉EOS-3的眼控功能值得很好利用。
EOS-3 在眼控选择对焦点的操作中,只
是计算我上面提到的眼球的移动与对焦屏幕的映射(一一对应)关系,而不考虑拍摄场景的因素,或者还
在具体的对焦中考虑了场景的具体条件,
并作出一定修正,我现在还没有仔细考察,
但我做了一点检验:
将镜头盖盖上,利用眼控选择对焦点(黑色无图像场景),EOS-3
仍然将方向大致准确的一个点点亮(红
色发光 LED叠加),这说明眼控选择对焦点是场景无关的,但是,我上面提到,当您看到的地方线条比较
复杂,或者光线比较复杂时,EOS-3
可能选择的是临近的具有明显横或者竖线的聚焦点:它在智能化地猜
测您真正想要的聚焦点,
这似乎又是场景相关的,这个问题,需要继续探索,也期望使用
EOS-3 的前辈
(如BILL-GU)给出自己的试验结果和见解。
因还没有实际拍摄,暂时写这些感觉,对28-135这只镜头,不敢存在太大的奢望,变焦比太大,成像
可能与 CANON大多数的非L系镜头一样,分辨率偏软,并且色彩饱和度普通,香港相机世界
257期 (1988
-11)评价了这只镜头,并配发了几幅照片,情况并不令人鼓舞,大多数色彩昏暗,感觉上与NIKON镜头拍
摄的照片相比,没有多少活力,其中31页的一幅照片拍了一个色彩肯定丰富的广告海报,仍然是暗淡无光,
所以,在配这幅图片的说明中,编者(作者)使用了这样的词语:"在颜色表现方面,依然是CANON的柔和
自然",这多少表现出了对CANON镜头在色彩表现方面的一丝无奈,不过,毫无疑问,CANON-L
系镜头的表
现是非常出色的,对于我来讲,因我使用CANON的动机一在于研究,感受新技术(比如EYE-CONTROL),二
在于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拍摄快照 (比如利用 IS
技术) 当傻瓜机用,所以,
下一个镜头的选择当属于
EF100-400mm/L/IS无疑,当然,有这三件CANON器材就足够了。
我最近还计划将NIKKOR
AF24-120mm/F3.5-5.6DIF换成AF-S 28-70mm/F2.8D ED, 以完成在200mm
焦距
内的NIKON配置,因28-80这段FL是使用非常频繁的焦距段,决不可妥协,但是,AF-S
28-70/F2.8 的价格
比AF-S 80-200/F2.8还贵,达到 13700CNY的水平,所以,仍然不可轻易下手,等等看...有没有降价的奇
迹出现。
C/N两套配置,的确重复投资,浪费资源,但我想象中他们各有用途,主将当然是
NIKON 系统,用于
拍摄需要高影像素质的幻灯片,和一些有"创作冲动"的场合,
CANON 则借助于 IS功能,辅助用来拍摄表
观上清晰的照片(NEGATIVE FILM)来做场景和生活记录,不过这一切,还有待在实践中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