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机心历

摘自《佳能论坛》 波浪能

    [一]

    买第一个相机海鸥205还是20年前的事,之后用过海鸥DF、富士卡,数年前又装备了一套M,包括2个
α7000机身+AF28-85/3.5-5.6+AF35-105/3.5-4.5+AF100-200/4.5+AF50/1.4和闪光灯2800AF。几年来M随
我南征北战海内外,立下了汗马功劳。要不是 M 的专业头国内难配、价格又贵,我是怎么也舍不得换的,
特别是那只AF100-200/4.5变焦镜,出的活接近专业水平,又轻又小,实为爱物。

    相机玩了20年,水平没见长进(最爱的相片仍是当年用 205拍的),对机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也许业
余爱好者大都会认为自己拍的片子不好是由于镜头不够好造成的,换机成了比拍片子更高的追求。真当决
定换机时,选择机种成了最难的事。要怪就怪那N和C,各说各的好,让你分不出上下。

    最初的定位是N,没问题。几年前买M时就是由于受α7000在《中国摄影》上广告的影响,再加上当年
M大为风光。几年下来,M风光不再。当初若是一步到位选N,也就没有今天的烦恼了。于是通过对N的详细
调研,最后列了一个美丽的N方案。F90X+F70D+AF24/2.8+AF35-70/2.8+AF80-200/2.8+AF24-120/3.5-5.6,
一正一副,有时还可以2人同用,完美无缺。

    就在我快要奔向文园之时,和一个 C派朋友通了电话,对方说,你怎么会选 N?现在没有人用 N的了,
用C吧。我说,N是最好的,不用劝我,当年我买了M没选N,才有今天要换系列,一大堆头没法处理。朋友
随即罗列C的一大堆好处:"超声波马达、重量轻、高性价比…,不信你去调查一下。"对,就是不买,调查
一下总没坏处,特别是重量轻一点对我很有吸引力,留下力气拍片子,总比花力气背相机好,再加上本人
体力不够,没有要看上去象专业的欲望。

    这一调查,烦恼又来了。C的一大堆头让你可以有各种组合,而且什么档次都有。那一大堆高档的业
余头十分诱人,如 20-35/3.5-4.5U、28-105/3.5 -4.5U、28 -135/3.5-5.6U、24-85/3.5-4.5U,价格在
2000-4000,MTF值在业余头里或是最高的或是接近专业头的。而N只有一个AF24-120/3.5-5.6,但 MTF值
仅为0.66、得分2.3,而C的28-135MTF值为0.77、得分高达3.5,接近专业水平。而且EOS5比F90X轻近100
克。

    虽然心动,但这一切仍不足以使我下决心。N的可靠性好,而且有那只诱人的AF80-200/2。8D,价格比
C的70-200/2。8L便宜近3000元。

    最后决定胜负的是C最近才出那只小白白(人称EF70-200/2.8L为小白,EF70-200/4L为小小白,而我
爱称它为小白白)。作为 L镜头,质量几乎可与 70-200/2。8L比媲美,同样超声波马达,价格却便宜近
4000元。虽然光圈小了一档,但重量轻了近一半,仅为710克。别忘了,N 那只便宜的头不是超声波马达
的,而超声波马达的头要贵5000多元。

    一头定胜负,小白白我一定选你了。其余的选择仍难办,所谓的花多眼乱。以下是3种组合:20-35/
3.5-4.5U+28-70/2.8L,或者 28-135/3.5-5.6U(号称接近专业头),或者 28-85/3.5-4.5U+28-70/2.8L
(考虑到有时要两个人用机,又不想来回换头)。不管怎么样,过几天就会有结果了,各位高手,请多
指教。

    另外,本人那套心爱的M可以考虑出手,α7000 + AF28-85/3.5-5.6 + AF 100-200/4.5 + AF50/1.4
+FLASH2800AF。不知哪位有兴趣,若没人要也想留下作纪念,只可惜这么好的东东不能发挥余热。

    感谢各位网友的帮助,感谢50E提供了EF70-200/4L的全面测试网站地址。

    [二]

    总的感觉

    没想到一篇心历让 N C前辈费了许多心。真要感谢各位前辈,告别是50E,指点了小白白的测试网址,
MO对镜头配置的指点,以及M9M和满幅图的多次指点,其他诸位就不一一道谢了。

    我以为网上交流注重的是实际经验,谁都知哪一种机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上帝就是这么安排的,不
然哪有选择?重要的是知道各种机子的优缺点,以便按照不同的需求决定。N C 大战时,各派大师大都注
重自派的优点和对方的缺点,对交流还是有一定的好处,不过个别攻击性的语言让人有点不舒服。实际上,
自己常用的机子有什么不好自己最清楚,交流给大家更有价值。当然,用惯了也就方便了,方便了也就喜
欢了,喜欢了也就爱上了,爱上了也就原谅了,原谅了坏的也是好的了。

    总的感觉C重量轻,聚焦快,中档头和长焦头多,对新闻、旅游和发烧友较适合;N可靠性好、高档头
质量好、品牌好、对专业创作、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讲气派者较适合。

    当初朋友说的那句"怎么会选N,现在没有人买N的了",我是不相信的。不过朋友说的另一句话(当初
没贴上网)我在看了各位前辈的指点后,估计有点道理,那就是"根据统计结果,用N的人平均年龄大于用
C的"。因为感到N派大师们"豪"气多点,而C派大师们则"火"大点--年轻气旺。从这两点看,我觉得自己本
应保留M。M大师们除了问我"那你怎么还卖?"之外,什么也不说,那对M是真的喜欢。

    也做过一个扩充M的方案,可惜老板娘说M没货,要提前订,而我已不想再在选机上花时间了。我等之
水平远没有高到因机子不够好而发挥不出来的地步。

    C已买回来部分,因为竟然大部分缺货。只小白白和帮朋友买的 EOS300QD(我也考虑它作为副机)已
到手。初步印象小白白不错,对我来说它还是太张扬了点,如果是黑色的就更好。它对焦快,也很轻。不
过C的机身除了轻之外感觉比较粗糙,没法和我的 7000以及曾用过的F60D之类比。另外发现二个小的设计
不足,一是换头后需将开头放到 L再打开,否则无法调人工光圈和快门;二是内屏显示没有灯,光线弱时
看不清。

    以后也许会将精力放在用机上而非评机的。我的那堆M用了好几年也没研究过,好多功能至今都不了
解。最常用的就是光圈优先加减0.5或1档或手动。要是没有知音,我会留下自用,那只100-200/4.5定焦
也许不比小白白差多少,但是黑色的且短了在大截,带着方便。还有那只几乎没用过的 50/1.4这次调查
才知原来是标头里的大王,要好好发挥才对。

    最后,我的第一批选择是:50EQD+300EQD+20-35/3.5-4.5U+70-200/4L。

    买机之时遇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正在买一套莱卡M6,小小的银色机身加二个小小的银色头(28/2.8+
90/2.8)就价值3万多。在我的赞叹声中,老人对我说:这是我几十年前就想买的东西,以前用过F4,追
求了几十年今天才实现这个梦想,不过分吧。

下一篇:《G2:七种武器之四——CANON EOS-1N(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