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EF 100-400mm f/4.5-5.6 L AF IS USM

技术数据:

焦长:标定100-400mm,实际焦长100.54(对焦于无穷远处)-392mm(对焦于距胶平面18.3米)

光圈:最大光圈标定为f/4-5.6,实测短焦端为f/4.68,长焦端由于设备限制无法测量,最小光圈f/32-f/38(某些机身上为f/40

镜片结构:1714

视角:对角24°-6°

变焦操作:推动变焦环84mm400mm

对焦操作:逆时针旋转120°至最近对焦距离180cm

镜身规格:长度最短190mm,最长268mm,直径91mm

重量:1,556

滤镜尺寸:77mm

可供卡口:佳能AF

标准附件:软套,遮光罩

价格:定价2,700美元,零售价1,669美元

外观与操作:因为镜身为坚固的金属结构及镜身内的影像稳定装置,该镜头显得相对略大而重。镜身白色,上覆满微细的灰褐色颗粒,十分漂亮。带棱纹,橡胶包裹的手动对焦环(宽16mm)虽然在400mm焦长时距机身较远,但总体操作性极佳。手动对焦操作平滑,阻尼类似许多手动对焦镜头。宽大的变焦环带棱纹,橡胶包裹,握持操作舒适着力。推拉式变焦机构通常为使对焦操作快速平滑而设计得较松,镜头朝上或朝下拍摄时容易滑动,但佳能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变焦阻尼控制系统:紧挨对焦环后部的控制环顺时针旋转使变焦阻力增大,而逆时针旋转使变焦阻力减小,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或在松弛状态下变焦到位并旋紧该环。自动对焦一如其它佳能超声波镜头平稳安静。小窗内的距离刻线公制为白色,十分易认,英制为绿色,较小,难以看清。有数个焦长段的红外线对焦矫正标记。采用内对焦系统,镜头前部在对焦时不转动。配套插刀式遮光罩可倒置,内部纯黑植绒,在光线直射时提供很好的遮蔽。

该镜头有牢固的三角架接座,手持拍摄亦可以此为支点,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定位标记,但没有定位装置,无法凭手感调到位。此接座可卸下,但须先将镜头从机身上卸下。镜身上所有的操作装置均用黑字清楚地标明。影像稳定器开关较小,但即使戴手套仍能轻松操作。而其旁边的影像稳定模式选择钮,对焦限制钮,自动/手动对焦选择钮在戴手套时就较难操作了。(译者注:之所以特别关心戴手套的操作性,是因为这支镜头可能会被用于拍摄寒带动物,冰雪运动等。)

测试情况:SQF值测试情况(扩号内分别为20x24SQF得分值和等级)

100mmf/4.5(78.3/C+), f/5.6(84.9/B), f/8(87.7/B+), f/11(85.7/B+), f/16(81.7/B), f/22(74.0/C+), f/32(65.8/C)

200mmf/4.5(79.6/C+), f/5.6(83.1/B), f/8(87.3/B+), f/11(85.6/B+), f/16(81.3/B), f/22(74.4/C+), f/32(64.6/C)

300mmf/5.6(48.6/F), f/8(72.4/C+), f/11(77.4/C+), f/16(74.4/C+), f/22(68.7/C), f/32(59.5/D), f/38(55.0/D)

400mm分辨率:

光圈 中央(线/毫米) 边缘(线/毫米)
5.6 极佳      72 极佳      37    
8.0 极佳      57 极佳      36
11         40         30
16         36 可接受    28
22 低于普通  26 低于普通  23
32 低于普通  23 低于普通  22
40 低于普通  23 低于普通  21

SQF值在100mm200mm处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00mm处为平均水平。由于测试设备的限制,400mm端的SQF值无法测试,这里我们列出其每毫米线对的分辨率值。从中我们发现该镜头在大光圈和中等光圈时锐度好,而从f/22f/38/40却转变为普通水平以下。100mm200mm时几乎看不到像场弯曲,而300mm处像场弯曲大,由于设备限制无法观察400mm处的像场弯曲。100mm200mm处有极小的桶形畸变(0.42%),300mm400mm处有可察觉的枕形畸变,分别为1.5%1.1%。胶平面曝光在所有焦长下均特别精确,但最大光圈例外,由于其四周光量下降呈2/5档欠曝。

100mm处在最近对焦距离174cm下(放大率为1:15.9),除f/32时边缘锐度为很好外,其余所有光圈下中央到边缘锐度均为极佳,最佳光圈为f/4.5400mm处在最近对焦距离173cm(放大率为1:4.8)下,中央锐度f/5.6f/8时很好,f/11f/16时好,f/22f/40时可接受,边缘锐度f/5.6f/11时极佳,f/16时很好,f/22f/32时好,f/40时可接受,最佳光圈为f/8

使用情况:这支镜头装备了佳能两种模式的光学影像稳定器:模式1同时稳定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用于普通拍摄,而模式2仅稳定垂直方向,用于水平方向的追随拍摄。实拍测试使用EOS-1机身,采用模式1时稳定作用很有效,可以用较慢的快门速度,特别是100mm300mm焦长下,用1/10秒手持拍摄,大部分影像的锐度仍可接受。400mm时由于焦长很长,放大率大,手持拍摄更加困难,稳定作用下降,因而我们建议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在模式2下,以1/50秒拍摄移动速度为每小时25英哩的汽车,所有焦长下大多数影像的锐度可接受,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则更加锐利。

将相机置于三角架上,拍摄测试的反转片除200mm300mm的最小光圈边缘软,400mmf/16f/40中央到边缘均略软外,其余所有焦长和光圈下均很锐利,有反差。

四周光量下降100mm处自f/5.6消失,200mm400mmf/8消失。眩光在所有焦长和光圈下得到很好地控制。

结论:这支镜头的最大的光学质量问题出在400mm的最小光圈处。这支防震镜头明显是为手持拍摄而设计的,所以我们可以忽略这一缺点。其余各方面的光学表现均佳,包括锐度和反差,极小的眩光和渐晕。另外,佳能两种模式的影像稳定的确很有用,这支高价镜头将吸引严肃的野外摄影师和运动摄影师,并对任何希望手持拍摄的摄影者来说均是富有吸引力的长焦变焦镜头。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