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车的书

又谈器材

— 作者 runlong @ 06:58

今天和娜娜聊了15分钟msn,花了3分钟谈摩洛哥和西藏, 又花了13分钟聊了器材。

器材器材, 永远规避不了的话题。 今天的话题主要是E-P1和DP1.

其实越来越多的场合并不需要数码单反, 只要一个小小的便携机外加 类似于PT-Gui的软件。 如下面的这张图片,用Canon G9排了5张, 回来一接, 能出7000*5000 300dpi的效果。工业摄影还需要全幅单反或者更高的机器么?当然缺点的宽容度差了一点, 高光处几乎没有细节,暗部感觉又不够力。 所以还是LEICA好。 :)

那么体积小,像素高, 宽容度大的便携机就成为不断被关注的焦点。

SIGMA除了DP2, 样子我很喜欢, 大小也很合适。 带到现场去拍也没人觉得怪怪的,如同一个普通的参观者。 但是DP1的对焦速度,存盘速度总感觉慢半拍, 不知道DP2是不是有点改进。
41mm的镜头有点尴尬, 以上图为例就需要拍8张才行。 巨大的CCD是他唯一的亮点。

那么可以换镜头的OLYMPUS E-P1是不是更加诱人。 当然这玩意还没见过实物, 一切都在YY中。

当然, 终极武器是下面的这个, 如果......我就.......



杂记

— 作者 runlong @ 07:13

天气一如既往地好,青春痘一如既往地发。

早上坐在办公室里,注视着这个PC-E 24/3.5约15分钟 , 终于下定决心要把他给卖了。 我驯服不了这个小玩艺儿,虽然我幻想了无数次拿着他拍出笔笔直的建筑轮廓,或者天使看人间的味道。
我尝试了使用矩阵测光模式的曝光,但是结果1/3正常,1/3过曝,1/3欠曝。这使我放弃了买一个F3来用它的念头。
我还没有尝试购买D700来配合它使用,因为代价是15000人刀。

如果没有移轴的头,我使用12-24的镜头,CCD垂直于被拍摄的平面。然后使用数码接片来达到大场景的效果。 似乎理论上也是可行的。问题是12-24在D80上是22.5-36,接近于20-35。变形会很严重么? 中国摄影3月刊刊登对12-24的评测,但是我担心是枪手的文章。

12-24接近12500人刀。 与其买这个头,似乎还不如直接上D700 + 24/2.8 。 既低调也能达到大场景的效果。

G9越用越不顺手,周日用了DP1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犀利。所以我在大数码和小数码双线迷失了方向。

--------不谈器材----------

不谈器材,那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数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一开始我也以为这个是PS出来的广告,但是看看作者---Elliott Erwitt.
这位大叔从1949年就开始奋战在摄影第一线,所以我想这是一个真实的场景。

Leica能被LV的母公司收购成为一个奢侈品牌,由此可见相机也总有一天会变得和背包一样的大众。

-----搬家------

第二次搬家,我得新地址 http://runlongzh.blogspot.com/
第一次从blogbus到这里,是因为初期的blogbus相当不稳定。这次搬家是因为我爱无所不能的Google。



太老銮了

— 作者 runlong @ 05:49

这么牛B的东西都有了,明天我们的电子产品都该是什么样的?

http://homepage.1000words.kodak.com/default.asp?item=2355464&mode=



上海 春天

— 作者 runlong @ 08:46

在写标题的时候,想了很久,是 春天 上海,还是 上海 春天.

这个季节走在上海的街道上,很迷惑自己是爱上海还是爱春天. 

----------------------器材分割线-------------------------

PC-E 24 买了估摸有2个月了,使用情况可谓惨不忍睹。

由于D80上没有裂像屏,所有的照片全部失焦,除了要对到无穷远的照片。

查了一下D700也没有裂像屏,但是有一个手动对焦辅助功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

有了数码时候,几乎所有的照片我都会用到PS镜头矫正和PTgui接图两个步骤。

现在想想PC-E还真不如12-24/2.8。

至少对焦是准的。



挂机头

— 作者 runlong @ 07:21

叁月期的中国摄影比较有内容,建议大家去买一本看看。

有一档内容是讨论挂机头的,意思就是你的机身上面主要挂的是什么镜头,换句话说你最擅长的头是啥。

看完文章照例回顾一下自己的历程。

虽然我很崇尚使用变焦头,但仔细一想自己主要挂在镜头上的居然是两个定焦头。

FG20时代主要是AIS50/1.4, 这个头是父亲当年买的,自己那时候也没啥想法就拿过来用了。后来不注意保养,涨霉漏油,快门不能正常收缩,就卖了祸害别人去了。阿弥陀佛。

数码时代,从FUJI S2pro 到现在的 NIKON D80, 挂的都是AF 24/2.8这个头。 此头是从Fish_lu那里,花费1000大洋搜刮来的。在1.5的焦距倍率下变成了35/2.8。居然焦距变了,其实透视还是24的。

为什么挂机头喜欢用定焦的,我想主要因素是方便。 不是拍起来方便,是带起来方便。而且用一个镜头拍照,容易成系列。

如果是出门旅游,那我爱死我那个无敌的18-200了。

如果哪天得闲有空了,还真像去买一套Leica M6 + 35/2。

又是白日梦。



新器材新视点新麻烦

— 作者 runlong @ 02:04

天终于买了 Nikon PC-E 24/3.5。14800人刀,行货。PC的意思是Perspective Control。不是PC电脑。



其实我很久没有买过单反的相关器材了,目前所拥有的只有18-200 和 24/2.8。

这次买这个镜头主要的初衷还是工作上的需要。

从事前的资料上来看,这支移轴头如果要在数码相机上使用必须在D700和D3x上才能发挥它全部的功能。一开始我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我理解为,应为D700和D3是全幅数码,所以才有上面这段话。

当镜头那在手上的时候,才发现,因为D80的内置闪光灯前凸,导致镜头在横幅时垂直方向的移位不能达到最充分的角度, 小了足足有20%。

难道还要让我在花15000人刀再败一个D700?

 



— 作者 runlong @ 08:00

最近对摄影的兴趣又一点点地被激发,是不是因为被连续的阴雨天激发出强烈的思变的情绪? 

从去年开始,在摄影上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书上面.这里要感谢namutso送给我那本AMERICA,虽然后半本看的叫人有点发指。 还有家伟送我的那本MICHAEE KENNA.

KOUDELKA 和 SALGADO也买了两本,但是我最喜欢的却是SIEFF和ELLIOTT ERWITT,后面两个人主要的方向都是时尚摄影。

大概我的灵魂不够高尚,我在看那些穷苦人的照片的时候,总不能激发出共鸣,而那些俊男倩女倒是让我百看不厌。

这令我想到了04去旅游的时候得一个故事,

我在四川南部凉山里晃悠的时候,但到的每一个典型的彝族同胞都拿起相机猛拍一通,我认为那个叫做原生态,那个叫做人文关怀。直到有一次,在拍一个衣衫褴褛满脸鼻涕的小姑娘的时候,她的父母出来把她从我的镜头前拉走,留下两个字----"不美".

镜头不是记录落后和贫穷的工具,只有美的的东西才能留下来。

我非常喜欢NAMUTSO的那张罗马尼亚小女孩,同样也喜欢阳光灿烂的下午,在这两张照片里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快乐。

我不知道我要表述什么,我只想说我想从照片里看到能让我愉快的事物。

当然,裸照也算。

----------------------------------------经济危机分割线----------------------------------------------

从逆光的blog里知道,连Annie Leibovitz这样的大牌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几近破产。

上个月刚刚才ICS里看过她的专访。

上周她刚刚为这次奥斯卡明星拍了些照片。我喜欢,因为都是俊男倩女。



记录

— 作者 runlong @ 05:29

很多的东西是属于一个时代的.

比如下面的这个叫暗房的东西

暗房,我觉得是要偏执狂才能够玩得好的。因为在一个小黑屋里(其实是一个小红屋),刺鼻的药水味和狭小的空间,让人的所有的器官无可能出于一个舒适的状态。但是当影像从显影液中慢慢浮现的时候,肾上腺素不可抑制地喷涌。

如果告诉我这个人还在用暗房印制黑白照片,我会觉得这个人一定会也会喜欢凤凰28。

因为他在纪念那个时代。



北京 雪

— 作者 runlong @ 06:16

去吃早餐,发现窗外居然是一片白茫茫,兴奋之余有点无措。

一个早上,铆足了劲的干活,本来2天拜访7个客户的计划被成功的压缩到了1.5天里解决。

真有点后悔来之前把行程安排得这么满。

不管怎么样,最后我还是在漫天飞雪里站在了昆明湖边。



快乐的童年

— 作者 runlong @ 22:20

这就叫做无忧无虑。

我外甥。



老家一日游

— 作者 runlong @ 06:08

趁着风和日丽的年前最后一个周末,回了一趟常州章家桥老家。

下午散步,来到我太外婆的旧屋前。我爸指着一颗树说,当年外婆每年暑假之前每天都要在这棵树前等他回来,直至太阳西下。

于是我们就让我外甥和我父亲重演了当年温情的一幕.



娃娃抓起

— 作者 runlong @ 22:29

似乎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不过现在小孩子多了。当爹的当妈的打麻将基本上都坐不住。 看来以后来念头了,只能奔麻将室去了。以净耳根。

对了,突然间,我很想打大怪路子。



关于G9的对焦 和 中秋

— 作者 runlong @ 22:12

中秋吃了6顿饭,打了2场麻将,玩了4把battle ship, 看了2张碟,拖了2次地,洗了2缸衣服,睡了3天懒觉。

——————————现在很流行的分割线——————————————————

很奇怪,G9总是对不准焦。

像下面这张最简单的无限远对焦的照片都会跑掉,而且在小屏幕上看还看不出来。 这时候就怀念Nikon了。

总是埋怨器材也是不对的,像个怨妇。



无题

— 作者 runlong @ 06:56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自己给自己找乐,否则你会被憋死。



无题

— 作者 runlong @ 04:56

如果一定要取名的话,我就把这张照片叫 -----  男人总是围着女人转。



亚洲 尼泊尔 帕坦

— 作者 runlong @ 08:16

一个明媚的中午,在屋顶花园吃了一顿很不错的午餐。

于是....就有点无聊了....



欧洲 德国 柏林 路边

— 作者 runlong @ 06:50

小白说,你们再不更新他就要混论坛去了。 颇有点威胁的语气。

那我就炒个近一点的冷饭,示好一下。

Canon G9 用了一段时间,应该说是比较失望的,不如LX2, 锐度,操控性,电池寿命感觉都要差那么一点。除了看起来稍微的骚包一点。

不过高ISO的表现度还是略高于LX2的。 如果你家的显示器是16:9的,那我极力推荐你去买LX2。



自拍

— 作者 runlong @ 06:51

一个酷热的下午

一个闷骚的已婚男人。



三亚 大风

— 作者 runlong @ 08:03

还是炒冷饭,看看能炒到什么时候。

最近表达有问题,言不达意。大概肌肉性的比赛看多了,或者听多了韩老师的解说。

对皱纹的反感来自于小白那天给我看得前偶像shishamo的一张照片。感觉摄影师在技术中迷失的自我, 照片仅仅是拿来炫技的工具。

前几天买了一本magnum irelan. 有点失望,这是一本合集。看起来很累,因为每个人拍得照片角度都不一样,不能连贯的理解每张照片的想法。

一个人也许会拍很多种照片,但是特别拿手的永远只有一种。于是这种照片因为不错,所以被人夸被人颂。 所以这种照片就成了一个人的风格。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沉淀?

说上面两小段的话的意思,主要是想说,小白的这组星期四单看很出色,也很炫,可以雷倒一批人。但我觉得如果他是一组照片的话,那就有点弱。2点我觉得小白以后可以补充一下。 第一,始终没有星期四的一个环境的交待,对于理解这个环境里流浪汉,我始终觉得缺了点啥。 第二,色调一直没有统一。比如那个斗牛士的,两张就是两个色调。 也就是因为色调的不断改变,让我的思路也不断的变化,也让人感到PS的成分大于了拍摄本身。

小白说,他还要去找个故事。 我很羡慕,因为我已经没有了原动力。周末背着包出去拍照还不如找个地方坐下来摸8圈麻将。

这就叫做堕落



无题

— 作者 runlong @ 08:14

昨天和小白聊了半个小时。 当时我正从周一疯狂堵车(3.5小时, 打浦桥到莘庄)的过程中慢慢解脱, 所以思维有些跟不上。 小白在他的文章里也基本表达了大概的内容。

为什么停掉半个月的照片,有以下一些情况。

1. 没啥新片,炒冷饭原材料又比较少。

2. 这一段奥运+工作,似乎有点忙。

3. 出现视觉疲劳了。

小白说他的口味重,言下之意就是我的口味相对淡一点。但是这个东西跟时间有绝对的关联度的,想想当年新疆的片子一定要用E100VS才能表达那种浓郁的色彩,而现在饱和度几乎张张都会被我减掉50%。

对于我而言,照片的功能还是记录大于表现的形式。  所以特写的表情之类的特写不会出现在我的照片上。 当然一个半月以后,等我女儿出生后,这个情况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变。

昨天还说到一个话题,就是关于所谓的“美”的问题。 我向小白表述了,我对刻意表达类似老人皱褶的皮肤之类的照片心存反感。 因为这除了能表现出摄影者的技巧之外,我看不出有任何值得我去欣赏的东西。 这几天我在看salgado的 workers。 工人是社会的最底层(虽然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salgado的照片没有刻意的反映这个阶层生活的艰辛,而基本上都在反映他们的劳动的过程。 劳动的过程从人类历史学的角度上来说是最唯美的一个过程。所以,这些照片虽然沉重,但很美。

没有新照片,所以继续炒冷饭...



SH

— 作者 runlong @ 07:58

上海什么都好

就是脏

这也不能怪谁

要怪只能怪政府

所有的大小马路统统被挖开

谢特



杭州 荷花

— 作者 runlong @ 07:23

荷花和杭州在心里都是觉得有点视觉疲劳的东西。

但是呆在杭州看到荷花,还是有点陶醉。

所以杭州能成为中国最美的城市。

所以荷花能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经久不衰的歌咏对象。



上海 南市

— 作者 runlong @ 07:45

好久没看到天上的云了,万分想念。

好久没去南市了,万分想念。

好久没起自行车了,万分想念。



杭州 荷花

— 作者 runlong @ 01:38

周末去杭州走了一下,体力果然大不如前。

听说满西湖的人都用G9+皮套,让我有点不爽。 回来看了G9的片子,感觉不很锐。Canon就是这样.

杭州没啥好拍的,只能拍拍荷花,过过按快门的瘾。



广州 沙面

— 作者 runlong @ 07:19

沙面不是面,是一个地名,从地位上有点像外滩。

在广州住了半年,不上不下,略有了解,但最终没有爱上这个城市。



亚洲 尼泊尔 去博卡拉的路上

— 作者 runlong @ 08:11

剪影照,非黑即白。

简单粗暴。



35楼

— 作者 runlong @ 19:29

用三脚架的时代过去了。所以照片有点糊。

这种偏糖水照得片子,ISO调到200心里都有点不甘心。继希望于VR吧。

小屋的屋顶已经只能看到天空了,城市的高度夜以继日的向上,这大概也是当年买35楼的理由。

小白说,怀念小屋的屋顶。

然后我爬到了35楼的楼顶,站在屋顶上,满耳都是汽车喇叭声。



亚洲 尼泊尔 翠苏里河

— 作者 runlong @ 06:37

我对竹子感情特殊,到哪里都喜欢拍。



上海 35楼

— 作者 runlong @ 03:25

台风来临之前



小白又说错了 顺便说器材

— 作者 runlong @ 07:00

小白又在主观臆断,我用一张5分钟前排的照片来粉粹他的判断---runlong的干燥箱里也有L E I C A. 而且给他配了一条杜马克的背带。

数码无疑是强大的。 拍上面的照片的时候ISO调到1600的时候,显示还是LOW。于是我第一次把ISO调到HI 9 ,放到电脑上看,效果绝对可以接受。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再回胶片时代呢?

答案就是 对大师致敬,对传统相机制造厂致敬,对自己摆弄相片的时代的纪念。

用胶片的日子和用数码的日子,毫无疑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至少是两种节奏。

04年,数码单反还是奢侈的玩意儿,我抠门的人居然会花万五买了s2pro。在上海电视台拍昆剧牡丹亭的时候,昆剧团的官方摄影师,硬生生的被我连续的快门声弄得烦躁不已。

我们有多久没有开看片会了?数码时代开始之后,这个相互亮骚的活动就没有了市场,当然还有BLOG推波助澜。

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器材?

向大师致敬: 一台电脑,盗版的PS,24寸的显示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似大师。

向传统相机制造厂致敬: 松下虽然有LX2,但是不要忘了,他还是靠了leica才有了一点点市场。SONY那就是个玩具。 还是NIKON,Canon 吧,这里不能抗日。

对自己摆弄相片的时代的纪念: 对于我,要买一个FG20+马达,一个F3。 是不是还应该去找些乐凯放冰箱里?

至于其它的,如果H1能在万五拿下,说不定我会去买,因为他还是蛮骚包的。

————————

小白说道了1-100岁的主题,于是我也开始想....

想不出,无解,还是随便拍吧。

亚洲 尼泊尔 纳加科特



继续闲谈 及 亚洲 尼泊尔 奇望

— 作者 runlong @ 06:30

答小白: 奇望全称是 奇望森林公园 在尼泊尔南部,以拥有犀牛和大象闻名。

关于下面那张照片,我在奇望及其他一些地方面对天空拍了一些植物。 以前拍过一组植物,但是没有坚持下来。



继续闲谈 及 亚洲 尼泊尔 奇望

— 作者 runlong @ 03:01

申明一下,我是个Nikon Fans, 买G9 是迫不得已,因为Nikon的小数码实在是太缤纷了,而且我却步入了中年。

我喜欢中长焦, 这个不是秘密。但是传说中成名作确是用24的Canon头拍出来的,想想有点讽刺。

喜欢用中长焦有以下一些理由

1. 广角有变形,包含的内容客观上会比较多。我控制不好。

2.我一开始比较懒,不高兴走了,然后就用中长焦多。后来才知道透视完全不一样,但是已经习惯用中焦了。

3.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几乎没有什么透视的概念。长焦有效的压缩了空间。

4.中长焦通常都比较大,比较粗,比较专业,比较骚包。

所以GRD之流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当年我也有过GR1s。

这几天正在考虑是不是要买入50/1.8 和85/1.8。

————————————

亚洲 尼泊尔 奇望



闲谈

— 作者 runlong @ 19:06

纳木错(小白,娜娜,突厥人)  和 偶像OB 正在如火如荼的讨论着关于拍照的动力,当然之后衍生出相关的器材和技术流的问题。他们俩讨论的热情澎湃,如同热恋中的大学生,一起上课,一起上自习,早去的那个还得拿个本子占个座位,一起天天进步。 于是我犹豫是不是要写下面的东西。因为这么一些就好像有点第三者要挤进他们俩当中一样。 后来想想,他们都认为我中老年了,至少把这事儿还能当作一个严肃的认真的有追求的事情来想想,虽然我还认为我很愤青。

言规正传,拍照的动力的确很难描述,对于我这种又懒又没啥追求的人来说, 拍照其实就是对生活的记录。这样想想他们说我进入中老年了没还真的挺正确的。因为年纪越大,越喜欢怀念,对生活的记录就是对逝去的怀念。 小白(为了统一称呼,我现在开始用这个名字) 还是有想法的,因为他个子比我高, 我就顺便敬仰一下。 对于我,拍照除了记录,就是很虚荣的希望你们夸我拍的好, 让我感觉花钱买相机是个正确的选择。

为什么买G9,是因为骚包的年代过去了。 背着单反上街是一件很土的事情。 在星光里看着20多岁的小年轻,一个个斜挂着一个摄影包,再斜挂着一个三脚架,胸前在来一个D40。 汗顿时从脑顶慢慢流向嘴角-----难道当年我也这么傻么?  既然拍照的目的是记录,还是小数码更加合适一点。不过大概我骨子里还是骚包的,买G9之前,什么指标都没看过,只是觉得这机子漂亮。 买的时候还配了个皮套。

虽然是记录,但也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其实对拍照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生活很杂,你所认为的系统,别人看起来就是支离破碎的。这个问题似乎是无解的。

如果将来我有机会印本书,书名就暂定为 《一个骚包男的生活》 

_______

昆剧, 名字我忘了,穆桂英啥的。



欧洲 德国 柏林 树

— 作者 runlong @ 06:55


准备去NEPAL

— 作者 runlong @ 01:32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准备去nepal耍一圈。

翻一张老照片出来,缅怀一下当年爬山的傻劲。

现在一背上包就想找一块平整舒适的草地扎营。

这算进化么?



台风又来了

— 作者 runlong @ 04:32

台风又来了

所以我又兴奋了



杭州

— 作者 runlong @ 08:23

其实我到那儿都喜欢拍人的背面。



还是关于相机

— 作者 runlong @ 08:23

毫无疑问,我是一个懒人,从很多方面都得到了证实。

有一天我在被窝的,数了10个理由要重操胶片相机,准备让自己的灵魂拔高到一定的层次。

但是第二天坐在电脑前捣鼓小数码的时候,就把昨天的理由全部推翻了,屁颠屁颠的查起了Lumix的资料。觉得灵魂在目前这个层次也够用了。

我是个懒人,真的。



20张 1小时

— 作者 runlong @ 07:59

记得那个时候,把照相作为自己最大的爱好。有点小闲钱就去买个镜头什么的。

还信誓旦旦的说,这辈子不抽烟,省下的钱买胶卷。至于胶卷一定是E100VS。

后来数码风来了,我也算较早使用数码单反的前驱,从这之后,胶片基本上都被我换成烟了。

数码风行的后果就是对对拍照的态度越来越不端正。

这几年能拿得出手的片子也是一年少于一年。

那天,照例和Jeff,Dingz,Fish啃蟹腿,去年的这个时候,说四个人合起来出个书。

今年,出书是没啥希望了,搞个回顾会时可以的。

1人20张,1小时。

对过去的一个回顾,做一个对胶片的怀念,做一个对胶片和数码这个特殊并存期的怀念,做一个对自己那个痴迷年代的怀念。

1人20张,1小时。

不管是胶片,数码。拿出你的20张片子,让我们重拾相机。



四川记忆(5)

— 作者 runlong @ 07:50

赶集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活动。

由于人口聚集相对分散,固定时间的赶集,成为当地的一个节日。

他们可以盛装出行,但是人畜共同生活的状态,间接反映出当地经济水平。



四川的回忆 (4)

— 作者 runlong @ 07:55

每一个民族,甚至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和信仰。

凉山地区是一个祖先崇拜的地区,不供神不供佛。但这依然不妨碍巫医的存在。

再不发达地区,民众对医疗知识的普及远不及城市,30块钱看个小病,对他们来说就好比我去外滩3号吃顿饭一样的奢侈。

巫医的主要用具就是那张鼓,在集市上他无本万利,财气和人气双丰收。



四川回忆(3)

— 作者 runlong @ 22:35

最近《断臂山》是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大片,开场的那群羊充分体现了美国南部的俊朗与秀美。

中国也有这样的场景,在西北,经常可以看见大堆大堆的羊,确看不见一个牧羊人。

下面的照片拍与凉山美姑县附近,100只羊,却又7个牧羊人。 下车一看,原来他们是在给羊洗澡,就是把羊从一个地方放下去,然后从另一处赶上来。羊就在水里过了一趟,洗去点虱子。



四川记忆(2)

— 作者 runlong @ 07:55

如果上海我比较喜欢去能晒到太阳的咖啡馆,那在成都我一定会去露天的茶馆或者听到雨声的窗边。

一杯花茶,几片茉莉漂浮在上面。

如果上海我比较喜欢咖啡馆无人的时候去小坐,那成都我还是喜欢在闹哄哄中看着众生百态。

果然是,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活法。



四川记忆(1)

— 作者 runlong @ 07:38

去年去了两次四川,有些记忆在看底片的时候不断被勾起。虽然用数码翻拍的底片效果很差,但还是要有所记录。

从成都的昭觉寺开始。 昭觉寺位于成都北门外青龙场,素有川西第一丛林之称。昭觉自始建贞观年间,其间高僧辈出,清康熙年间,由破山和尚重建。

寺内一树千鸟,清静幽远。由于地处西南重城成都,有些法器的摆设借鉴了藏传佛教,比如长明灯的排列。

寺庙不崇尚高香高烛,三支清香,表达游人对寺庙的尊敬。

几乎所有的旅游资料都没有把昭觉寺列入,这是寺庙的福气,也是像我这样过客的福气。



底片

— 作者 runlong @ 05:44

在这数码的年代,底片看起来是如此的奢侈。

其实最喜欢的就是胶片边上的那些字母,每次PS总想弄上去一点,做做伪。

好久没有弄暗房了。 暗房这东西,我认为是一个想起来很美的,做起来一般美,收拾起来不怎么美的干活,但是出来的片子是超灵的。

最近拿了蔡斯的折叠相机拍了一堆黑白的120,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冲出来。冲出来也不知道焦距是不是准,胶片的即时未知性也很有魅力。

下面的底片是Jeff在黄山拍的,2个和尚的造型有点酷,让我有点羡慕。



云海

— 作者 runlong @ 07:36

三个和尚别得意,云海我也有,嘿嘿。

在四川凉山州美姑县和雷托县的交界处,因为有点过曝一直没传上来。



大张旗鼓地自拍

— 作者 runlong @ 07:27

不管你们说我自恋也好,臭美也好,最近我的确比较好自拍。

天生长了一张娃娃脸,经常有客户问我"大学刚毕业,你们公司给我多少钱一个月?" 比较郁闷的时候,我会回答"孩子都3岁了" 。

每次看欧美片的时候,总是羡慕老外有一脸的络腮, 配上一层微汗,显得比较性感,比较配美人。而我腮部只有一圈青春痘,让我很自卑,冬天经常拿围巾把他们藏起来。 每次外出旅游,大概总有10来天不刮胡子,想把自己变得彪悍一点,回到上海,朋友眯了半天眼说,像个垃圾憋三。 自信心受到重创。

穿西装是我另外一个软肋,原因我就不说了。所以通常我会选择中装,因为没人穿,没得比较。而且中装的口袋都是笔笔直向上的,不容易掉东西。这辈子只能走道古清风路线了。



东方明珠

— 作者 runlong @ 07:54

很少有机会在傍晚的时分在陆家嘴的确闲逛。

偶尔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这个东方明珠我有点喜欢。



屋里

— 作者 runlong @ 05:39


屋外

— 作者 runlong @ 05:27



成都

— 作者 runlong @ 05:54

一碗盖碗茶,一支笔,一台相机。

一个下午。

一个老者。

一份心情。



乐山半日游

— 作者 runlong @ 06:14

一个小城市。

很有意思的一个小城市。

也许我是从大城市来的,所以我觉得小城市很有意思。

很少站在窗前慢慢的去欣赏一个城市。

但是那天早上,我觉得这里,

很美。



S2pro用户的重要通知

— 作者 runlong @ 09:05

小日本终于认错了,我终于可以省9700元了。

以后出门带两台数码单反,这可不是一般的骚啊....  :):):)

 (阅读全文)

欢乐英雄

— 作者 runlong @ 03:19

不敢说我们是英雄,至少我们是欢乐的。

左上:Jeff

左下:Dingz

右上:Runlong

右下:fish



不是自己相机的相片(2)

— 作者 runlong @ 08:02

拍摄夕阳的年青人。hia,hia....

 (阅读全文)

不是自己相机的相片

— 作者 runlong @ 08:01

很多人都在埋怨,这次我上片的速度太慢了.

那是当然的,看着S2的尸体,心中隐隐作痛,所以避免一切和其有关的活动,包括这些用淫虫的相机拍得照片.

不过淫虫同学,我劝你换个相机,你的相机对焦是有问题的,怪不得菜包总说你的问题是要把相片拍清楚,买个好一点的相机,你会发现,你也是大师一个,当然你想玩lomo是另外一回事。

关于S2我还想唠叨几句,周三去了趟环龙,发现新世纪里边有台2手的s2,本来想拿下,但是小二说,这样机子黑屏,症状和我的一样,周4接到fuji公司的电话,如果遇到这样的黑屏就算废了,他们见多了,所以,我觉得CCD黑屏可能是S2的一个通病,这两年对Fuji建立起来的一点点好感随着这次就灰飞烟灭了。

D70是不错,但是不够骚包,O300A也不错,但长焦太短,居然我又要买相机了,真受不了。

最保险的机子,还是海鸥4B啊,废了也不心痛啊....

 (阅读全文)

无题

— 作者 runlong @ 07:58

最近没啥理想,要不是今晚又要出门小走一下,根本连摸相机的念头都没有。一堆乱哄哄的事情结束之后,让我感到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 片子好久没去借了,昆剧好像也有些时候没看了,健身房也大概有2个月没去了。 这些日子的生活总结一下就是下午7点之前冒充小白领,下午7点之后,智力后退到17岁,死命玩游戏,最要命的是我还在半夜看韩剧,之间穿插喝茶无数和上厕所若干回。

 (阅读全文)

占花魁

— 作者 runlong @ 04:53
今天晚上黎安的状态很好,沈佚丽不够专心。 (阅读全文)

周末

— 作者 runlong @ 04:52

享受了一个不错的周末的夜晚。

一个从西班牙回来的准家庭妇男和一个从德国回来的准家庭妇女,为一对已经结婚数年的厨房n干净不少厨房用品无法正常使用的小夫妻和一个只会打鸡蛋说话没人听得唠叨的中国籍男子做了一顿相当可口满彻底满地道的西班牙晚餐。

 (阅读全文)

南市

— 作者 runlong @ 07:38

这个题目似乎停了很久,问原因,估计是上次拍得那组被人数落的太厉害。 转眼就过去了2年。再回过头来,南市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而那组南市,重新看一遍,彼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阅读全文)

南市

— 作者 runlong @ 07:38

在废墟中穿行,总让人产生错觉,恍若隔世.

 (阅读全文)

回忆(肆)

— 作者 runlong @ 07:33

去杭州的时候,包里还有kiev88,装了一个E100VS和几个XP2,回来之后发现kiev漏光,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很快把这个假哈苏出手,之后就断了6x6的念头,因为真哈苏实在是太贵。 还好还有F80,还有忘了从谁那里借来的24/2.8。

 (阅读全文)

回忆(叁)

— 作者 runlong @ 21:23

新疆,禾木边上的美丽峰山角下.

骑了三个小时的马,在山里钻进钻出,微风吹过,白桦林落叶缤纷. 来到了这几个小木屋面前.跟主人喝了两斤马脑子酒,七分醉.那天是八月十三,月亮很圆很亮,神志有点恍惚,在起伏的马背上享受着月光和牧场轻柔的晚风.撒开缰绳,让马儿任意在旷野上行走. 看着远处的村落,宛如心爱的姑娘在向我招手...

 (阅读全文)

回忆(贰)

— 作者 runlong @ 21:17

着照片是在我家窗口拍下去的。

那时候还在Seimens上班,每天早上要赶班车,所以那时还属于勤奋的阶段。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是春天,所以到了7:20太阳还能在胶片上成像为暖调。父亲起晚了半个小时,于是就把我挤到了厨房去洗漱,水斗正临着窗,看到这个场景乐得屁颠屁颠的,满嘴的泡沫回房拿相机......

现在我每天要睡到9:30,起来的时候孩子们快做眼保健操了,这小学(卢湾区一中心)也将要被迁走,这个场景也是见一次少一次了。

 (阅读全文)

回忆(一)

— 作者 runlong @ 21:15

最近重新扫描了一批片子,每一次整理照片总能让人从记忆的深处挖出些什么。

这张片子是我在云南拍的这些片子中最喜欢的之一,我记得那天的天气很温和,是我在丽江的第四天,骑了一辆单车出丽江城,一直骑行到鹤庆。刚出鹤庆,路边都是这金色的稻穗,一转弯进了一个小村庄,弃车步行,不一会儿就置身于大块大块的色块中,坐在田埂边喝了口水,支起相机拍下了这些胶片。

 (阅读全文)

汉人的剑

— 作者 runlong @ 21:15

剑,对于剑的理解来自于《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当令狐冲从倭寇营里找任盈盈未过出来之后和向问天在树林里激战了一回, 双方你来我往,剑来剑去之后,向问天突然来了一句“汉人的剑!”

 (阅读全文)

航拍

— 作者 runlong @ 01:31

12月的中国摄影主题是航拍。

 (阅读全文)

生活在荒野

— 作者 runlong @ 01:25

如果给我一间屋子,就在这样的荒野里,让我住上3天我还是受得了的。如果让我住4天,我会抓狂,如果让我住上一个月,袁冬平就多了一个拍摄对象了。

 (阅读全文)

白衣街

— 作者 runlong @ 01:24

今晚翻老照片,翻到了这张照片。

这条街就是白衣街,就是我12岁之前玩耍的街道。

小时候觉得这条街道很大,可以在这里打羽毛球,可现在觉得是这么的小,两个路人擦肩而过刚刚够。

姚明是这样解释的,其实什么都没变, 变的只是自己,自己变大了。

有道理。

 (阅读全文)

今天有点得意

— 作者 runlong @ 01:16

好久不去色影无忌了, 最近想做点事情,所以准备去骗点名声。

然后发觉有一张照片居然被收在了无忌四年的优秀作品里,哈哈,我的虚荣心又一次得到无限满足。

具体的连接在这里 , 给我面子 请点一下 。



花 之五

— 作者 runlong @ 00:49

水竹,是一个很神气的植物,因为它可以养在水里。 在知道他之前,我只知道水仙是可以在水里的。 水竹极耐阴,这和石榴恰恰相反,所以它总给我很阴柔的感觉,细细的竹身和细长的枝叶,婉婉的随风而动,很女性。

 (阅读全文)

花 之三

— 作者 runlong @ 00:48

一直很喜欢竹子,之前的只种过水竹和凤尾竹,但是这两种竹子都很芊细,供在房间的小角落里还可以,显得秀气而安静。 但是始终对老家门口那片竹林所发出的沙沙声念念不忘。

偶尔一天下午闲逛花市,看到了这盆有茂林之相的佛肚竹,虽然价值不菲,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抱回了家。

在月夜,坐在这盆小竹林下,听着微风使产生的竹声,无论干什么,也觉得很幸福了。

 (阅读全文)

花 之四

— 作者 runlong @ 00:48

石榴是一个很能让人有满足感的东西,第一他命比较硬,怎么折腾都能活得好好的,只要能让他见到太阳,第二通常在夏天开花,这样夏天就不会只有太阳花这一种纯粹的草花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果实让人有一丝丰收的喜悦,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来形容这个最合适了。

 (阅读全文)

花 之二

— 作者 runlong @ 00:47

这是一盆盆景榕,本来我想让他给小屋带来点绿色的,但是前一阶段密集性出差,回到上海后,他就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干了。把花养死的经历对我来说并不多,因为这个事件,让我放弃了在小屋养一缸热带鱼的念头。

 (阅读全文)

花 之一

— 作者 runlong @ 00:46

我奶奶,我父亲和我都很喜欢种花。

天竺就是奶奶的花。

家里天竺种的最好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红灿灿的花,奶奶每一盆都精心的调理。可就再那个冬天,6盆一起的枯萎,奶奶也在那一年离我们而去。

后来又去买了一盆,但始终不能像以前那样的盛开。

 (阅读全文)

2年前的照片

— 作者 runlong @ 00:41

这几天准备整理一些照片出来做框,一些是用来送人的,一些是用来自己挂挂的。于是照片在小屋铺了一地。

 (阅读全文)

相机

— 作者 runlong @ 00:38

很久没说起相机的事情了,因为今天s2pro送修之后,Fuji苏州厂告诉我修好这个相机需要花费9200元,让我不得不考虑再添置一台相机了。

 (阅读全文)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50

这个是我坐在惠安河中的一艘小船上拍的, 当时刚值黄昏, 风很大, 吹的猎猎的。 在越南这种酷暑的地方能吹到这样的风的确也算是一种享受了。对了, 后来遇到一艘船, 船上是一个绝世美女,巴西人, 我用洋经邦英语和她搭讪了一阵子, 没好意思举相机,。 在这样平静的一条小河上有这样一个旅伴, 也算是一种享受了。嘿嘿。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48

越南人民很喜欢放风筝, 到处都可以看到小朋友拿着一个线咕噜, 然后顺着线远远看去, 可以看到一个小点点.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41

越南的住宿比想象的贵不少,在忍受了一路一间很普通的小屋子也要7-8美金的不爽之后,Hoi An这间要价6个美金三面有窗户的景观房让我着实兴奋了一会儿。窗外就是一间很小巧的庙宇建筑,已经没有了香火,孤单的呆在一堆没有修剪得植物中。在这间屋子里,睡觉都不舍得拉窗帘,每天早上让阳光把我热醒也是一种享受,当然由于3面有窗,晚上清风徐徐不断。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38

除了三轮车夫, 大街上大概就都是摩的司机的, 他们速度快, 穿梭灵活, 是运输大军里的主力军, 他们中的大部是农村来到城里的, 或者的退伍士兵。很好客,很热情, 但是我还是自己租了一部小车在西贡市里串来串去。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36

以三轮车来谋生, 其实大多数的人都不迫不得已。现在绝大多数的三轮车夫都是老者了,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没有住处, 早上在外面谋生, 晚上就把车停在屋檐底下,遮遮风雨。还好西贡没有冬天...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10

三轮车, 也许是越南的一个标志, 但是真正的三轮车夫其实也只有在西贡才有。 其他地区的, 包括河内, 只有为游客准备的三轮车。

当然这张图是在西贡拍的...

 (阅读全文)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08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纪录片, 说的是一个小姑娘从7个月开始就在旅馆长大...

越南, 湄公三角洲,估计有60%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船上长大。

就这么点地方, 怎么让孩子的梦想放飞呢...

用四凤的话来说, 这就是命。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07

仔细看, 我那时候的两个膝盖还肿得象个馒头, 由于在西贡的最后一天骑摩托摔了一跤,让我的下半身伤痕累累,连飙车都不敢前往... 和三个小姑娘纠缠完我就回到休息处,找了一个树阴比较密的地方横到。 其实这种吊床一点也不凉快, 非常的闷热, 但晃一晃还是很容易入睡的...BTW, 我在这里掉了我的墨镜, 价值300元, 心痛了11天。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2:04

这是我在湄公三角洲所遇见的三个小姑娘。 当时同行的老外搞了辆自行车和意大利帅哥浪漫飙车去了,于是我还是背着包包四处晃来晃去(以后出行再也不带摄影包了...). 三个小姑娘好像是在看守她们小学的校门, 每过一个同学她们都要叽叽喳喳, 每过一个老师摸样的人都要毕恭毕敬的敬个礼。 湄公的太阳非常的毒辣, 可是她们的小学却严严实实的被植物覆盖着, 看着让人感到非常的羡慕。

三个小女孩都不会说英语, 当然更不会说中文, 我居然还和她们比划了大半个小时, 后来想想有点佩服自己。

RDPIII Tokina 28-70/2.8



黎安

— 作者 runlong @ 22:02

1994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演员班,工小生,师承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等老师。曾主演过《玉簪记》、《墙头马上》、《白蛇后传》等大戏及《拾画叫画》、《湖楼》等传统折子戏,是优秀的青年昆剧小生演员。



唱个戏要流多少汗

— 作者 runlong @ 22:00

回来一看照片, 吓了一跳。 黎安唱的是小生, 基本上没有什么很大幅度的动作,唱到第三幕的时候居然这般的满头大汗, 我坐在2排2座, 要不是借助接近300mm的镜头也是断然不会发现这样的场景的。如果是武生, 演个两小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不敢想象。所以, 又有多少人知道戏子的艰辛。

还有没有想到的事, 昨天中剧场居然爆满,有点高兴。



芭蕾, 今晚是决赛

— 作者 runlong @ 21:59

因为是决赛, 所以就都是古典的了, 就不是俺喜欢的类型了, 不过漂亮的小mm蹦起来还是蛮好看的。



继续越南

— 作者 runlong @ 21:55

Nha Trang

在Nha Trang时间不长, 从下午到傍晚一直在海边闲逛。

如果一定要说Nha Trang很漂亮, 那也不见得,因为世界各地的大小海滩都一个模样,只不过海滩上的人穿得多少有少许的差别。

老先生的银发很挑眼, 可惜fish_lu的扫描仪给我的感觉有些许偏色, 这张片子感觉还是要花电代价去电分一把的。 



继续越南--- 我丈夫死于战争,日子很艰难

— 作者 runlong @ 21:54

在Hoi An的集市闲逛,一个老太拉住了我, 问我要不要坐船。 夕阳正值西下,看了一眼胶卷指示窗上显示的19, 犹豫了片刻还是坐上了那一叶扁舟。

四周寂静无声, 只有花花的水声和偶尔传来的鹅声。夕阳斜射在江心岛上,高粱还是昂着它的果实;农夫也高高举起丰收的喜悦。 河的另外一遍, 船家的孩子在水中嬉戏。

“你家有机船吗?”我常规而习惯的问道。

“没有”

“噢, 有这么一条小船也挺好” 我给自己的话找个台阶。

“这船是我朋友的,我没有船” 老太太还是很平静的回答。

“你家在河的哪一边?”我赶快找另一个话题。

“在离城半个小时的地方。”

“孩子也在这里吗? 还是出去打工了?”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男孩英俊, 女孩漂亮”也许她没听懂我再说什么, 但这时她的脸上有些许幸福的笑容。

“你真幸福..” 我赶紧想把这种气氛保持下去。

“不, 我很苦”

“......”

“我丈夫死的早”

“太遗憾了...”我虚伪的忧伤。

“我丈夫去当兵, 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日子过得很艰难, 但是过来了。”

“噢...这是政治,老百姓都是无辜的, 你看现在Hoi An有这么多美国人...”

“嗯...我丈夫死于和中国的战争。”

“......"

水声还是花花的, 鹅叫还是断断续续的。

我赶紧举起我的相机挡住我那张尴尬的脸...



继续越南 - [颠簸]

— 作者 runlong @ 21:52

这个时候照片也像思绪一样源源不断了 :)

感谢fish_lu提供的底扫




男人就该说谎吗?

— 作者 runlong @ 07:19

上周五有幸受邀了一场小剧场实验昆剧《伤逝》。

既然名为伤逝,不出意外是一场悲剧。 悲剧能打动人,这条屡试不爽的黄金定律,现在用来拯救昆剧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剧情----两个因爱而共同生活的年轻人,最终因共同生活而失去爱---这个被翻来复去的感情经典,也一并加入了拯救昆剧的大军中。

女人总是那么的容易在心灵上得到满足,而男人在这时候总是显得那么理智,悲情的结果于是在生活中和舞台上一而再,再而三得上演。

哭得死去活来的朋友,在戏结束之后一个小时后,搅拌着面前的咖啡的同时咬牙切齿的一一数落着剧中男主角的不是。 其实这个男人,就是和女主角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说了一句天大的实话,“我已经不再爱你了”。

千不是万不是,在女人的逻辑里,男人就是不能说不爱她。 难道男人就该说谎吗?

妈的,下辈子当女人算了。

 

注:这出戏是我的两个好朋友分演男女主角

男主角:黎安   女主角:沈怡丽。 7月他们要在大剧院演全本牡丹亭, 请大家踊跃购票。

购票热线 , 请拨114,问上海大剧院购票热线.



一张自拍

— 作者 runlong @ 07:05

一张自拍



昆剧

— 作者 runlong @ 18:42


大年三十

— 作者 runlong @ 18:37

现在吃的已经没什么了不起了, 平时招待客户的比家里的年夜饭强不少倍。

能称得上过年的, 也许只有这放放爆竹什么的了。



— 作者 runlong @ 18:34

这个房子估计有15年没有住人了, 院子这里本来是一栋两层楼高的木头建筑。 后再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拆了, 好像木头卖了400块钱。

父亲说, 重新盖一栋吧, 将来扫墓的时候可以有个落脚的地方。我说, 好, 但是现在这个屋子蛮漂亮的。



一些一定要拥有的摄影专辑

— 作者 runlong @ 18:31

《阿杰的巴黎》(尤金·阿杰)
《流放》(约瑟夫·寇德卡) 
《古寺大关》(渡边义雄) 
《吴印咸作品集》
《美国人》(罗伯特·弗兰克)
《一千个家庭》(乌维·欧梅尔)
《东京物语》 (荒木经惟)
《德国人》(奥古斯特·桑德)
《柯特兹谈柯特兹》(柯特兹)
《Tokyo Lucky Hole》 (荒木经惟)
《简·索德克》(简·索德克)
《让·拉蒂格作品集》 (让·拉蒂格)
《罗伯特·卡帕作品集》
《木棉的颜色·工伤显影》何经泰
《秘密巴黎》(布拉塞)
《沃纳·比肖夫》
《麦客》(侯登科)
《亚当斯回忆录》(安塞尔·亚当斯)
《当代摄影名家暗房技巧》(上下册)伊莲娜·路易斯编
《Propaganda and Dreams-Photographing the 1930s in the USSR and the USChim》
《An Uncertain Grace 》(Sebastiao Salgado、Fred Ritchin等)
《恩斯特·哈斯》(恩斯特·哈斯)
 《The Best Book Of Life》 《赫尔布特·牛顿》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作品集》
《Magnum》(Phaidon) 《刘易斯·海因作品集》
《罗伯特·杜瓦诺》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梅普尔索普》(Mapplethorpe)
《亲密家庭》 (沙利·曼)
《亚当斯作品集》(安塞尔·亚当斯)
《眼对眼》(弗郎兹·兰汀)
《杰夫·沃尔》(Jeff Wall)
《精神病院》 (德·巴东)
《黛安·阿博丝》
《安德列亚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
《乔·彼德-威金作品集》 
《摄影与观察艺术》(弗里曼·帕特森)
《劳动者》(赛巴斯蒂奥·萨尔加多)
《福克兰路》(玛丽·艾伦·马克)
《性依赖的叙-事曲》(南·戈尔丁)
《黑白摄影》 (安塞尔·亚当斯)
《哈瓦那——雪茄传奇》 (摄影:Patrick Jantet; 文字:harles del Todesco)
《How you look at it?Fotografien des 20 Jahrhunderts》(德国)
《The Camera》
《The Negative》
《The Print》
《Examples: The Making of 40 Photographs》 (日文版,A·亚当斯)
《新摄影史》(Neue Geschichte der Fotografie,Michel Frizot)
《美国西部》(理查德·艾夫登)
《思考英国》(马丁·帕尔)
《四方城》 (胡武功、侯登科、邱晓明)
《马克·吕布作品集》(中国系列)
《阿诺德·纽曼》(阿诺德·纽曼)



老家的门外

— 作者 runlong @ 18:19



父亲

— 作者 runlong @ 08:15

父亲一踏上老家的土地, 总觉得他有很多心事

我不懂, 也许我懂他太少, 也许我懂老家太少



Powered by p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