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四月 30, 2006
散伙饭
今天的聚会是个很特殊的晚饭。 我辞职离开日立电动工具近9年,上星期接到胡国平的电话邀请,他自费召集曾经在工模具车间的所有同事回来聚聚,挂了电话就感觉阵阵感动。
下午早早就赶到闵行,一共来了将近60人。 9年岁月痕迹,很多男人人都明显苍老很多。 而女同事们普遍都看不出苍老,估计都是皮肤保养的很好。
吃什么其实并无所谓,更多的都是互相问候,关心对方现状。 原本很好的一个1600人企业,现在精简到500人了。 拥有70名员工的工模具车间也彻底解散了,只留下大概4-5个人转到其他车间,其余人都自谋生路了。 对于年龄在40-50岁人,让他们重新就业的难度可想而知,很多人只能选择了提前退休了。 即使重新找到工作上岗的人,很多辛苦上班一个月的工资还都不及我交的所得税。 当然大家在席间并没有什么低落的情绪,毕竟很多人大家都好多年没见了 。虽然我今日已经彻底改行,和模具不再相关。 但回想在日立的4年美好光阴,很幸运拜师学艺,师从一批相当优秀的高级工和技师师傅,终生受用难忘。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逐一与当年曾经无私辅导和培养过我的的师傅门握手打招呼。 钳工组的林再跃8级工,张惠隆技师,线切割的辛大妈8级工,电火花的“洋钉”技师,数控镗铣床的叶师傅8级工, 加工中心的严宇声8级工, 模具设计组的陈宝林师傅,汤克奇师傅。 岁月的沧桑痕迹,已经毫不留情的刻画在他们的脸上了。
可惜的是和我同年进厂的几个同龄人杨永刚,费东平,王晓林都没来。 还听说了王晓林的儿子不到1岁,就意外的夭折了,生活有时候就是那么无情。
聚会了4个小时后,依依不舍互相告别,总感觉有些人可能就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人有几个十年呢。 我提议胡国平今后不用这样都他自己买单, 只要招集一下,大家aa制,都很开心的。
大伙看我9年过去了,竟然还在开摩托。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说,别再开摩托了,可以换轿车了。 呵呵, 摩托总给人不安全,很寒酸的印象吧。